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监测断线 艾滋宝宝成长之伤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2日02:59  海峡都市报

  N章微 李熙慧 黄孔瑜 林继学 黄颖 郑友贤 黄谨

  谭青 谢明飞 吴佳弘 林天真 傅小彬 陈赟

  核心提示

  在艾滋病患者群体中,最无辜最残酷的,当属艾滋宝宝。从他们的生命降临人间伊始,艾滋恶魔便伴随着一生。

  从孕育到出生,艾滋宝宝已十分不幸,但部分艾滋妈妈,却因缺乏知识,害怕歧视,带着艾滋宝宝“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把艾滋宝宝置身于更加危险的境地。

  昨日是第23个“世界艾滋病日”,我们再次把目光投向了艾滋病儿童。

  【案例】

  出生之后

  艾滋宝宝监控断线

  陈医生是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跟好几名“艾滋妈妈”打过交道。让陈医生印象最深刻是2006年省妇幼第一例剖腹产艾滋妈妈。

  陈医生说,2006年,一名外地孕妇,来省妇幼产检。按照惯例,首次产检的孕妇都要检测艾滋病病毒。结果很快出来了,孕妇艾滋病病毒检测呈阳性。医生约见孕妇,告知结果。孕妇倒是很平静,说早已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随后,医生对孕妇进行抗病毒治疗。胎儿足月后,孕妇剖腹产,顺利产下了一名宝宝。宝宝一出生,医生对其进行抗病毒治疗。几天后,艾滋妈妈带着宝宝出院了。随后,电话成空号,留的地址也是假的,医生们和这对母子失去了联系。

  陈医生说,去年,医院为两例艾滋病产妇剖腹产。这两位艾滋妈妈生完孩子出院后,也联系不上,自然也就跟踪不了宝宝的情况。

  【现状】

  部分艾滋妈妈

  害怕歧视玩失踪

  昨日,省疾控中心防艾专家告诉记者,如今艾滋病已经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母婴传播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自199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母婴垂直传播后,母婴垂直传播比例逐年增长。今年1~10月,我省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595例,母婴传播占2.0%。今年以来,我省已经对16例艾滋妈妈采取药物阻断母婴传播措施。

  专家说,在过去的母婴阻断治疗中,有部分艾滋妈妈,或是由于缺乏知识,或是为了逃避社会歧视,生完孩子就“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孩子是否接受治疗,是否定期检测,完全脱离疾控部门和医院的掌控,这把艾滋宝宝置于更加危险的境地。

  【提醒】

  预防艾滋病儿童

  要把好三道关

  省疾控中心防艾控专家说,虽说通过母婴阻断可以把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几率从40%降低到5%以下,但为了孩子的未来,请爸爸妈妈们一定要洁身自好。

  省妇幼陈医生说,要预防艾滋病儿童,一定要把好三道关:一是道德观,我们一定要洁身自好,拒绝不洁性行为,防止感染上艾滋病;二是婚检关,婚前进行婚检,对自己和配偶的健康状况知根知底,可以有效防止艾滋病;三是产检关,计划怀孕前,父母双方最好做个全面体检,发现自身疾病及时治疗,怀孕后,孕妇及时进行产前检查。

  接受全程干预

  母婴传播降至5%

  省疾控中心防艾专家说,国内外研究显示,艾滋病感染孕妇如果不做有效的干预,其母婴传播率可达30%至40%。接受全程干预的艾滋病孕妇,将有可能将母婴传播率降低至5%。

  母婴阻断是否成功

  要到一岁半才知道

  

  所谓“母婴阻断”,是指在艾滋病病毒感染妇女怀孕后,通过孕妇用药、婴儿出生时用药以及人工喂养,阻断艾滋病病毒从母亲传给孩子。如果接受干预的新生儿在出生18个月后HIV抗体为阳性,则证明母婴阻断失败,若是阴性,说明阻断成功,孩子非常健康。

  【服务】

  未来所有孕产妇

  免费查艾滋

  为了减少艾滋宝宝的诞生,减少更多不幸的家庭。未来,我省将为所有孕产妇免费查艾滋,以免不知情的母亲生下艾滋宝宝。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