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河北新增艾滋病病例327例 男同感染比例扩大

  本报讯(记者赵强、刘红) 12月1日是第23个世界艾滋病日。记者从省政府当日召开的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电话会议上获悉,我省今年1月-11月新增327例艾滋病患者。从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全省目前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2548例,其中现病人963例,死亡597例。据介绍,我省艾滋病疫情总体处于低流行态势,报告感染者和病人数列全国第21位。

  ■新增病例八成多缘于性传播

  根据近年艾滋病疫情分析,目前我省报告疫情呈上升趋势。2004年报告180例,之后每年报告病例数增幅均在20%以上,2009年报告病例数402例,2010年到目前报告327例,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

  性传播已成为目前我省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今年1至11月报告的病例性传播占到84.1%;母婴传播占3.6%;注射吸毒传播占3.5%,在个别地区注射吸毒感染呈快速上升趋势,已占到报告病例数的30%以上。

  艾滋病疫情分布近年来不断扩大,由2003年全省有54个县(市、区)报告艾滋病疫情,到2006年有123个县(市、区),现在已波及到163个县(市、区),占县(市、区)总数的94.8%。

  ■特定人群感染率较高

  根据专题调查和哨点监测数据分析,我省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已由2008年的2.8%上升到现在的3.8%,提示该人群已趋中度或中度以上流行状态。

  目前,我省艾滋病疫情人群分布呈多元化发展态势,目前已扩散到包括农民、工人、青年学生、干部职员、教师、医务人员等17类人群。自2007年开始,青年学生和干部职员感染数逐年增加,增幅达30%以上。

  ■加大对高危行为干预力度

  省、设区市和163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均建立了独立的性病艾滋病防治科。

  我省已加大对高危行为干预力度,全省172个县(市、区)启动了100%安全套推广使用。目前,被干预人群类别逐步扩大到包括暗娼、男男性接触者、性病病人、吸毒人群、长卡司机等多种人群。干预地域由城市逐步深入到农村。

  承德近三年艾滋病发病率激增

  本报承德电(记者陈宝云)记者从承德相关部门了解到,承德市自1995年发现第1例艾滋病患者以来,报告的艾滋病患者不断增加,特别是2008年至2010年疫情迅速上升,这3年发现的病例数是1995年至2007年13年病例数的总和。

  承德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中3种传播途径并存,其中,性途径感染的病例上升最快,已经成为该市艾滋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相关数据表明,今年承德市新发现的艾滋病患者全部为性途径传播,其中44%为男性同性性传播,56%为异性性传播。年龄分布以青壮年为主,最大年龄64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年龄33岁,20-45岁占94%。职业分布有公职人员、民工、在校学生、农民、男同性恋人群,其中公职人员上升较快,占新发现病例的18.75%。

  男男同性恋感染艾滋病比例扩大

  本报记者 郭天力见习记者 张帅 文/图

  昨天上午,河北省艾滋病专家组成员、石家庄市第五医院副主任医师刘海云做客燕赵都市网,与网友谈当前我省的艾滋病防控情况。

  ■廊坊艾滋病感染者省内最多

  刘海云介绍说,我国境内出现的第一例艾滋病患者是1985年在北京发现的,这位患者是一位在北京旅游的阿根廷人。我省出现的第一例艾滋病患者是上世纪80年代末在邢台发现的。这位患者此前曾经去非洲从事援外工作,回国后一年出现了感冒等症状,久治不愈,后来经过检查发现感染了艾滋病。

  刘海云称,从全国范围来看,广西、云南、河南等省区患者相对较多,是艾滋病的重灾区。河北省艾滋病感染者数量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不过增长是逐年放缓的。从省内各设区市看,廊坊市感染者较多,其次是邯郸。

  刘海云说,当前艾滋病感染者中,由于男男同性恋不洁性行为感染艾滋病的比例已在整个艾滋病感染者中占接近一半的比例。他认为,男男同性恋之间尤其应该加强防艾宣传,让同性恋者时刻提高警惕,最大限度降低感染风险。

  ■我国免费发放抗艾药物

  孙海云介绍,艾滋病一般存在较长的潜伏期,潜伏期一般在5-10年左右。如果不经过治疗,3-5年之内便有可能丧失生命。通过治疗可以生存10-20年,甚至更长。这个药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繁殖,但目前的药物不能完全清除病毒,现在也没有疫苗可以预防。

  在我国当前的卫生体系中,如果一旦查出感染者,当地的艾滋病防控办公室会将其登记在册,并将免费发放抗艾药物。

  刘海云介绍,首先应该明了艾滋病传播途径,主要是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方式。艾滋病病毒在脱离患者身体后,温度达到56摄氏度会自然死亡。这三种方式之外是很难传播的。日常的握手、进餐、礼节性的拥抱等方式,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对感染者不应该歧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艾滋病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