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4月大的熊猫宝宝 冰天雪地咋过冬啊?

  

4月大的熊猫宝宝冰天雪地咋过冬啊?
宝宝和妈妈“草草”母子情深

  全球首只野化训练大熊猫宝宝征名活动火爆进行,读者更关心宝宝如何防寒过冬

  □“明星熊猫宝宝等你取名”后续

  全球首只在野化培训基地诞生的大熊猫宝宝,明天就要满4个月了,但名字一直还没有着落(华西都市报昨日曾报道)。昨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通过华西都市报向市民发出征名邀请,征集到了几十个响亮的名字。

  还有读者打进华西都市报热线028-86969110,关心熊猫宝宝这4个月来的成长历程,希望还原“草草”将宝宝“一手拉扯大”的细节。也有读者担心,才4个月大的熊猫宝宝,没有人工干预,该如何防寒过冬?

  近4月里妈妈如何“一手拉扯大”?

  8月3日凌晨4点24分,大熊猫“草草”在完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经历3个多小时的分娩过程,顺利产下一只雄性宝宝。

  从那一刻开始,“草草”多了一个动作:时刻把宝宝抱在怀里,连睡觉都不敢完全睡着,生怕宝宝摔到地上。

  “研究人员都很紧张,因为宝宝出生后头3天,是最危险的时候。”野化培训基地负责该项目的副总工程师黄炎说,刚出生的宝宝身上只有胎膜,非常怕冷,“草草”必须把宝宝抱在怀里取暖。那

  几天,“草草”吃不好睡不好,变得特别“憔悴”。

  7天后,“草草”在吃饭、上厕所时,会把宝宝暂时放到地上。但只要一挨到地面,没有睡着的宝宝就会大叫,声音特别洪亮。这时,“草草”只好又重新将宝宝抱在怀里,安慰轻抚,直到宝宝完全睡着。

  3个多月来,“草草”每天都在为宝宝遮风挡雨,为它赶走果子狸,为它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而宝宝也在妈妈的乳汁喂养下,一天天健康成长。

  冬天来临宝宝能否“吃饱穿暖”?

  面对即将到来的冬天,“草草”能否给宝宝提供足够的奶水?另外,没有人工保护,宝宝能否在冰天雪地里安然过冬?

  面对这一连串的问题,黄炎一一为读者作出解答。他相信,熊猫宝宝一定能在妈妈的带领下,顺利度过生命里的第一个冬天。

  吃

  现在吃奶水再过两月吃竹叶

  和人工圈养不一样,在野外生活,没有工作人员细心地将“口粮”送到嘴边,“草草”和宝宝都要自食其力。

  “山上的竹子很茂盛,足够‘草草’吃一个冬天的。”黄炎说,只要保证了妈妈的营养供给,宝宝的奶水就有了保障。

  小家伙一饿,总会在妈妈身上爬来爬去找奶头,一天吃2-3次。刚出生时,它吃完就呼呼大睡,现在它吃饱喝足后,还会跟妈妈玩耍,耍累了才睡觉。

  现在刚满4个月大的熊猫宝宝暂时只能吃奶水,再过2个月,差不多半岁时,宝宝就会开始吃一些竹叶了。

  穿

  绒毛2厘米长穿起“防寒衣”

  如今,在海拔1800米高的半野化培训圈内,夜晚的气温已降到0℃以下,山顶上还积了厚厚一层雪。很多读者担心,熊猫宝宝如何抗冻?

  “宝宝身上绒毛差不多有2厘米长,跟它妈妈差不多了。”黄炎说,熊猫不怕潮湿寒冷,因为身上的毛比较粗,毛里面还充塞着一种良好的保温轻材料——松泡髓质层。加上它们身体所披的毛层特别厚,毛的表面还富含油脂。

  穿着这样一身厚实的“防寒衣”,即使再严寒的冬季,也不会像熊那样躲藏起来冬眠,还可以在雪地里睡大觉过夜呢。

  如今,凌晨四五点是山上最冷的时候,宝宝总是会依偎在妈妈的怀里取暖,逐步适应越来越冷的气候。

  住

  七八天换窝小家伙跟妈走

  在山上生活了3个多月,母子俩总是隔几天就会换个窝,一般频率是七八天,但没有太大的规律性。

  “‘草草’比较会找地方,通常

  会在一个坡上,找个有坑的地面,方便躺。”黄炎说,“草草”找的窝还会很隐蔽,保障母子俩的安全。

  由于年纪还小,小家伙只能跟着妈妈挪窝。有时候,监控器完全找不到它们的身影,急得研究人员赶紧出门寻找。

  下个月,母子俩又会搬到更高的地方,那里活动范围更大,环境也更加自然。

  行

  刚学会走路速度慢不太稳

  马上就满4个月了,小家伙刚学会走路,妈妈一出门找吃的,它就会慢慢悠悠地跟在妈妈屁股后面走,步伐缓慢又不稳当。

  走一会儿,小家伙就累了,趴在地上等待恢复力气。如果要搬家走远路,小家伙只能被妈妈叼在嘴里,由妈妈帮忙。

  “等它再大点,就能跑几步了。”黄炎说,那时熊猫宝宝会特别活泼,喜欢打滚,常爬到母亲的背上玩,滚下来又很快爬上去。

  读者踊跃取名期待更多人参与

  昨日,华西都市报推出“帮熊猫宝宝取名”活动后,征集到了几十个响亮的名字。

  75岁的班学信第一个浮现在脑海中的名字就是“蜀欢”。这只熊猫宝宝在野外出生,叫“蜀欢”寓意着“四川人民欢欢乐乐,干劲更足”。

  读者罗海平给熊猫宝宝起了一个霸气的名字——“熊可汗”。他说,“想当年,成吉思汗四处征战,子孙后代遍布欧亚。”给熊猫起名“可汗”,就是希望它的子孙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有霸气。

  读者取的名字还有“幺幺”“回归”“大自然”“蜀奥”“华安”“青青”“奇宝”“仔仔”“草蟒”“嘟嘟”“强强”……

  如果您有更好听的名字,欢迎拨打华西都市报热线028-86969110,或登录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投票网址:

  http://www.chinapanda.org.cn/topic/20100902/,与大家分享。

  一旦您起的名字被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采纳,将获得免费参观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的机会,还能获得该熊猫宝宝珍贵的光盘和照片。

  华西都市报记者陈黎(图由卧龙“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提供)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