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房价和我有“蛋”关系

  本报记者 朱韶蓁 本报通讯员 刘鹏 CFP供图

  24岁北漂小伙戴海飞,花6427元,造出一个6平方米大小的“蛋形”微住宅:顶部有太阳能电池板、内部有蓄电池供电、底部装有轮子。这个“蛋居”就放置在北京海淀成府路小戴公司的大院里。昨天这一新闻成为网上最火的事件,网友表示:城市下的蛋,无奈得很浪漫。不过,小戴所在公司的负责人昨晚表示,由于此“蛋居”被过多地关注,小戴也受到了不少困扰,他可能无法继续居住下去了。

  “造蛋”历时两月 成本六千余

  昨晚,记者联系上了戴海飞,得知这座红遍网络的“蛋居”,是小戴在老师和表哥的支持下,找了几位学弟、学妹一起,从今年7月开工建造,9月完成。他说:“除了焊接钢筋时找师傅帮忙,其他的都是自己动手。”

  “蛋居”长3米,宽、高2米,从一扇椭圆形的小门进出的。小屋由竹条编制而成,主体结构是钢筋焊接成的,铺有竹席、保温膜和防雨膜。外层是麻袋拼成的保温层,麻袋里填充着发酵木屑和草籽,春天还可以长出草来。“蛋居”里有一张约一米宽的床,床尾藏有一个水箱,里面有压力系统,可以把水压上来,供洗漱用。

  小戴的“蛋居”很低碳很经济:轮子160元,水箱、气筒95元,木板530元,钢筋573元,竹子375元……所有开支总计6427元。

  造“蛋”之后省下钱去健身、去咖啡馆

  小戴说,他的“造蛋”之梦,来自于高房价的现实:“父亲在建筑工地干活,母亲在一家公司做清洁工,他们说要给我存钱买房娶媳妇,他们不知道以他们的工资水平在北京买套房需要工作两三百年。我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不必太大,能遮风蔽雨就行。不想蚁居在城市偏远的角落,不想把辛辛苦苦挣来的工资给了房东,不想每天花两三个小时用在挤公交车上……”

  去年在北京标准营造规划设计事务所实习时的经历,给了小戴灵感。他曾经参与该所“城市下的蛋”概念住宅的设计过程。这一系列的设计用蛋的形状,做出各种包括卡拉OK宅、椅子宅、背包客宅等,外表像蛋但是又功能各异的建筑,旨在为城市住房困难户提供一个可移动的小住宅,让房子不仅成为他们的栖息之所、谋生工具,房子外表面的绿化也将成为城市新的景观。

  小戴对“蛋居”的生活体验还算满意,他说:“我在里面已经住了一个月,只需要十几秒就可以到公司,不用挤公交车。我用房租省下来的钱在一家游泳馆办了张年卡,经常去游泳,顺便在里面洗澡、蒸桑拿。周末我可以拿本书到附近的咖啡厅小坐,也可以骑自行车到北京的胡同里逛逛。当房子被简化成一张床,其他行为由城市中的公共场所承担,得到是一种更为自由的生活模式。”

  网友赞声多 也有担忧

  小戴把“蛋居”和制作过程发到网上后,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

  网友“木多”:旁边再搭一个厕所蛋、一个厨房蛋,叠起来,就是蛋塔。

  网友“小树杈”:太牛了!不过上面可以再系个热气球,城管来时应该会很管用,不然以后城管将华丽转型为“拆蛋部队”。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不能做饭还是有点遗憾”,对此,小戴说:“做饭会把里面全烧了的,因为全是易燃材料,前几天上海那场大火,使我电热毯不敢用,还不得不在里面放一个灭火器。”

  而网友们担心的房子的停放位置,的确是困扰着小戴的难题。停放在公司楼下后,物业公司曾让小戴把房子挪走。但是苦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而且几百斤重的房子也轻易挪不动,后来就不了了之。冬天室内温度低也是一个问题。

  公司负责人:小戴是个有想法的人

  昨晚,小戴供职的北京标准营造规划设计事务所合伙人张弘先生告诉记者,小戴参与了事务所“城市下的蛋”概念住宅的全程设计。他对小戴印象深刻:“那个时候他还是实习生,我们一起研究建模、外表绿化等过程,这孩子对形式的感觉很好,动手能力比较强,而且有想法,愿意尝试新事物,团队合作也不错。今年他毕业,就把他招进来了。”

  张先生也表示,小戴的实践,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室内保温差、防火差等,但是他的这种努力解决问题的热情和态度值得肯定,公司是鼓励他去做这种尝试的。

  张先生也有些话想对小戴说:“现在他火了,但他需要有清醒的认识,事业才刚刚开始,不希望被外界太困扰。”

  目前,“蛋居”对小戴的工作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公司同事也只是觉得这是挺有意思的尝试,并无什么特别,不过张先生说:“现在媒体宣传太多,小戴可能无法再继续住在‘蛋居’里了,或许他需要去租个房子。”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