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1月杭州空气质量没有一天是“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2日06:57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杭城入秋最强大雾的背后“推手”——

  11月杭州空气质量没有一天是“优”

  专家建议:大雾天出门最好戴口罩,晨练最好挪到晚上

  □本报记者 张文华

  从前夜到昨晨,一把看得见摸不着的刀,把杭州割了个措手不及。气象部门给它做个了结论——入秋以来最强的一场大雾。

  这种在文学中以优美形象出现的天气现象,一旦在现实中遭遇到,并不是一件美好的事。高速阻塞、航班延误、市区忙乱,整个杭州都被大雾搅乱了。

  除了昨天中午前后的几个小时,大雾暂时退避,城市在阳光下恢复原貌,其余的时间里,雾气一直很“给力”。

  杭城遭遇入秋最强大雾

  据中央气象台介绍,11月以来,多股冷空气袭击我国,在冷空气间隙,中东部大雾频现,11月30日—12月1日,中东部再次遭遇强劲大雾。

  昨天清晨,杭嘉湖及绍兴等地,最低能见度仅为100到300米,平湖、嘉兴、海宁、桐乡等地,最低能见度在50米左右,其中平湖能见度最低,仅20米。

  详细询问了省气象台,说在昨天上午10点后,杭州的能见度才开始好转,可到了下午3点以后,雾气又回来了。

  昨天中午前后,太阳出来后,温度上升,蒸发掉了一些水汽,雾气渐渐散去,到了下午3点以后,气温走低,水汽蒸发得少,雾气又渐渐聚拢。

  省气象部门说,今天还会有雾气,只是强度会减少,但浙北地区雾气还是比较大。

  除了昨天,今年11月7日、20日,杭州也有过大雾,只是强度逊色些。

  11月份空气质量太差催生这场大雾

  入秋以来最强的这场大雾,背后的推手是什么?

  省气象科研所专家柳苗分析,一是冬季气团稳定,风速小,存在一个逆风层,在稳定的气流中,大量污染物无法扩散,就和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了雾,“二是空气质量比较差,很大程度上助长了雾的产生。”

  “今年11月的空气质量,比去年、前年都要差。”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工程师洪盛茂说。

  今年11月,杭州空气质量没有一天达到“优”,污染天数为11天,去年同期仅6天,前年也没有超过10天。

  在这场大雾之前,杭城都是污染天,空气中的污染物已经积聚较多,本周初的雨水冲刷力度不大,空气中还是存在着大量污染颗粒,加上下雨后湿度增加,大雾就被催生出来了。

  “一句话,还是污染太厉害了,前阵子浮尘太多,加上杭州城区街道狭窄,高楼和树木多,污染物扩散不出去,秋冬季节一旦出现大范围的稳定天气,就容易出现大雾。”洪盛茂说。

  不过昨天,杭州的空气质量还可以,达到了“良”的标准,“也就是说,虽然起了大雾,但还算干净,所以呼吸进了雾气,也不必恐慌,如果是污染天出现大雾,那情况就严重多了。”

  此外,在气象学上,湿度达到95%以上,容易形成雾,80%以下一般会出现灰霾,前阵子下了场雨,对湿度的影响很大,加上这阵子一直在吹东风和南风,这股从海上来的风,含水量大、风速小,种种条件都适合雾气的产生。

  气象部门监测到的数据是,昨天在中午12点以前,杭州的湿度达到了97%,全天平均湿度达到90%,出现大雾就不奇怪了。

  雾比灰霾更危险

  在气象上,有这么一句话,“秋冬毒雾杀人刀”。

  “大家都知道灰霾对人体健康危害大,其实雾比灰霾更危险。”柳苗说,很多人说雾看上去很美,正因为这一点,雾的蒙蔽性更大。

  因为雾在形成时,水珠会溶解和吸附空气中的粉尘和废气,雾气里不仅含有地表的病原微生物,还会在阳光下产生化学反应,“大雾天,大家应该看到过一些浅蓝色的光,那其实是化学烟雾,会刺激人的眼睛、黏膜,还会引起各种呼吸问题。”

  此外,雾天气压低,空气湿度大,如果出门运动或长期处在浓雾中,会影响皮肤的散热,还容易将雾核颗粒吸入体内,时间越长就越会感觉头晕、胸闷。

  所以,在大雾天里,大家能少出门就少出门,出门时最好戴口罩,有晨练习惯的老人,最好将锻炼时间挪到晚上,因为晚上空气质量比早上要好,即使锻炼,也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以免雾气中的有害物质损伤体内器官。

  下周将有一股强冷空气要来

  今天上午,我省部分地区还会有雾,有的地方会下小雨,雨停后,接下来的几天天气会好起来,基本上是多云天气。

  由于从目前情况看,接下来的几天,气温起伏不大,连续五天平均气温低于10℃的可能性很小,看来今年入冬,在近几年中,算是偏晚的了。

  下周一、二,一股强冷空气将影响我省,气温会跌得比较厉害,同时还会有大风和弱降水,能不能在那个时候入冬,就得看冷空气到底有多强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