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两岸学者解读台湾“五都”选举后的两岸关系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2日07:01  台海网

  中新社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 路梅)来自两岸的专家学者1日在“2010年台湾政局暨两岸关系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上就台湾“五都”选举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进行探讨,多数与会者认为,“五都”选举对两岸关系影响有限,但其结果反映出两岸关系的一些问题与因素值得思考。

  “和平发展”显成效 蓝绿两党大陆政策趋同

  与会学者认为,此次“五都”选举蓝绿阵营都没有纠缠于两岸事务及意识形态议题,大陆政策趋同,非理性因素减弱。候选人的个人特质、施政理念成为吸引选民投票意向的最重要因素。

  来自台湾嘉义的中正大学政治系教授廖坤荣认为,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政策获得正面效益,有助于国民党选情;大陆释出的“惠台”善意,打破了民进党负面宣传的伎俩。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郭震远表示,民进党认识到,攻击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已难以带来更多选票。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张文生指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使国民党与民进党的大陆政策趋同,选举之后,此一趋势还将继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秘书长傅铁生认为,这从一个侧面彰显了台湾中间选民的力量,中间选民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起到稳定的作用和复杂的影响。应进一步加强文教交流,强化两岸心理连接。

  “赢者未胜,输者未败”与“蓝消绿长”

  “五都”选举以国民党赢得台北市、新北市与台中市三席,民进党赢得台南市与高雄市两席。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王在希指出,“蓝三绿二”的结果是两岸都可以接受的,也符合原先的预期。

  军事科学院台海军事研究中心副主任白光炜表示,选举结果给人“赢者未胜,输者未败”的感觉,民进党虽在席位上不敌国民党,但总得票数反超国民党40万票,士气回升,马英九执政压力仍然很大。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刘红则认为,总体上看,国民党执政的有利态势在继续,民进党内的调整在继续,两岸关系中的有利趋势在继续。“维持现状”的选举结果,表明两岸关系的格局、焦点、任务不会改变,和平发展的趋势不会逆转。台湾政局进入调整期,在格局基本保持的情况下,开始进入新的以争夺执政权为特征的新阶段。

  

  张文生指出,维持现状仍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化解两岸政治认同的分歧与冲突,促进两岸政治认同的融合,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阶段的重要任务。

  应使台湾中南部民众多享“和平红利”

  与会学者指出,分析从北到南的选情可以看出,ECFA和两岸经贸交流的助力在台湾南部难以体现,大陆应思考对台经贸交流方向的适当调整。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张冠华指出,两岸贸易与投资虽然达到相当的规模与比重,但其成果分享到岛内各阶层的范围仍然有限,间接受益的群体感受并不明显,如何扩大经济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外溢效果,是今后发展两岸经济关系应予以重视的问题。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教授殷存毅强调,两岸经贸交流要改变思路,注意对于台湾北中南地区利益分配的公平,为台湾的稳定发展创造就业。

  台湾港湾城市文教基金会执行长詹昭聪则预估,“五都”选后,各市长将更积极提升大陆事务经验,争取直辖市内工商企业在大陆的市场,与大陆城市的交流合作会更加频繁。

  上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