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黄浦江要打造成"人民之江" 分三步推进开发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2日07:27  东方网

  市政协委员:黄浦江、苏州河沿岸住宅区过多,变成私人休闲生活的场所

  市规土局: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将建成向公众开放的、连续的、具有活力的滨河空间

  东方网12月2日消息:据《东方早报》报道,黄浦江将从一条沿岸工厂集聚的“产业江”,改造成生态优美的“人民之江”。

  昨日,市规土局在迎接市政协委员年末视察时表示,全长约41.8公里的市区黄浦两岸,将形成水与绿的旅游休闲带,供市民观光休闲。

   “苏州河两岸树太少”

  昨日在视察中,市政协委员重点考察了黄浦江、苏州河两岸的建设。

  “如今的苏州河曼妙多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市政协委员张泓铭指出,目前苏州河两岸绿化装饰性太强,生态功能弱化,树木种得太少。

  祝君波委员则认为,苏州河和黄浦江沿岸本该属于市民公共开放空间,而目前两岸居民住宅区过多,完全变成私人休闲生活的场所。

  张泓铭建议,苏州河开发不要过分产业化,不要超出生态环境承载范围。而黄浦江两岸开发,应该更加注重服务业开发。

  市政协副主席蔡威总结说,黄浦江和苏州河两岸的开发重在科学规划,首先,要将民生与经济相结合,对人民而言应该更加便利化,如增加标志、降低收费等;其次,开发时注意保护环境;最后,区与区之间应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规划两岸开发。

   世博园地区成开发重点

  市规土局告诉视察的政协委员,未来五年内,黄浦江两岸与苏州河滨有着共同的规划目标——将建设成向公众开放的、连续的、具有活力的滨河空间,世博园地区是未来五年开发的重点。

  据了解,经过开发,黄浦江将从一条“产业江”改造成“人民之江”,形成市民观光休闲区。

  市浦江办介绍浦江两岸“十二五”开发设想说,考虑通过环境改造和功能重建,优化配置沿江空间资源、环境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实现两岸功能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在浦东自杨浦大桥至川杨河、浦西自北外滩至上海水泥厂,滨江公共开放空间将基本贯通。

  黄浦江两岸分三段开发 重点都有生态

  目前,黄浦江两岸开发的规划范围北至吴淞口、南到徐浦大桥,长约41.8公里,规划用地约81.3平方公里。以五洲大道、卢浦大桥为界,划分为北延伸段、中心段和南延伸段。

  中心段:以改善自然生态、创造具有强烈都市特征的滨水景观带和休闲旅游带等为重点;

  北延伸段:以调整工业布局、加强生态建设、适度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生态优良的滨江特色区为重点;

  南延伸段:以发展集文化旅游、居住休闲和高科技研发为一体、生态环境优良的功能区为重点。

  分三步推进开发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整个黄浦江两岸开发将分三步推进。

  第一步,涉及世博园区及南浦大桥地区、十六铺-东昌路地区、北外滩-上海船厂地区、杨浦大桥地区等四个重点;

  第二步,涵盖杨浦大桥和南浦大桥之间的非重点地区;

  第三步,包含南、北延伸段地区。

  沿江七大功能区

  宝山滨江区:加快推进邮轮港商贸服务区建设;

  杨浦滨水综合区:以展示百年近代工业为主导,集博览、创意、旅游为一体;

  北外滩:建成国际航运中心、航运服务集聚区;

  浦东滨江区域:着力提升金融、贸易、航运服务等核心功能;

  黄浦滨江区:全面开展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

  卢湾滨江区:以世博场地开发为契机,完善商业和文化休闲服务配套功能;

  徐汇滨江段:重点发展高端商务、文化旅游等产业。

  苏州河要有鱼儿回归 建成和谐居住区

  市苏州河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昨日告诉视察的政协委员,将通过四个阶段三大工程,为最终实现苏州河生态系统恢复、鱼类回归的目标奠定基础,使苏州河两岸成为人水和谐、环境优美的生活、休闲、观光和商贸一体化居住区。

  苏州河干流在2000年基本消除黑臭,干流水质目前稳定在IV-V类标准,正进入促进生态系统恢复的阶段。

  在河岸开发规划方面,市规土局表示,重点是优化地区空间形象,创造丰富而有序的建筑序列。对具有保留价值的面粉厂、纱厂、印钞厂等历史工业遗址,将通过整治重现原貌。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