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同江医院要让病人最大限度回归社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2日08:21  南方日报

  

同江医院要让病人最大限度回归社会
■精彩语录“去其他地方,你只能帮一个人,而同江有一个群体,你能帮到的是更多的群体。”

  开篇语:

  一年前,他们还散落在全国各地,互不相识;一年之后,他们相聚在改革的热土之上,成为同事、好友,为了共同的梦想而拼搏,这一切的变化都源自于广东同江医院这个华南地区最大的神经外科中心的建立。

  作为一个刚刚成立的民营医院,广东同江医院究竟有什么“魔力”让这些医务人员作出这种选择?让他们放弃了高额的薪水,让他们舍弃了良好的职位,最终选择成为了“同江人”?

  从今天起,我们推出“同江故事”系列报道,通过讲述“同江人”的故事,告诉读者一个与众不同的民营医院。

  作为医学博士后,张杰敏从来没有考虑过要在基层医院工作,更不会把民营医院列入就业的选择范围。但她却被顺德企业家“办医院不考虑短时间内收回成本”的理念所感动,并彻底改变了原来的坚持,一下子来到顺德,成为广东同江医院的常务副院长。履职多个月的张杰敏目前只希望传承神经外科著名专家王忠诚的“大爱精神”,让病人能最大限度地回归社会,并且能尽可能花最少的钱。

  来同江能帮到更多的人

  “来到顺德之后,我才知道顺德是一个区。”张杰敏说,这个地方尽管很富裕,但高端的医疗技术却相对不足,这也是部分有条件的病人选择到北京的根本原因,正如王忠诚院士所言,顺德非常需要这样的医院。几次考察之后,她更加坚定了来顺德的信心。

  “来同江之前,尽管对国内民营医院的发展趋势关注了很长时间,但却没有想到自己会加入。”张杰敏说,当顺德的企业家北上找到她时,她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考虑什么时候收回成本?”她得到的回答“不考虑短时间内收回成本”超乎她的意料,她感觉这是一个与一般民营医院不同的医院。

  张杰敏已经从事神经病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丰富的经验积累让她从不缺乏就业岗位。因此,当她决定离开工作了20余年的重庆医科大学的附属教学医院时,就先后收到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型医院的邀请,其中比同江医院薪酬待遇好的机构也不少。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顺德老板“求贤若渴”,多次诚挚的对话让张杰敏开始改变对民营医院的看法。而同江医院董事局副主席,北京天坛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张玉琪的话让她明白:“去其他地方,你只能帮一个人,而同江有一个群体,你能帮到的是更多的群体。”于是她作出加入同江的决定。

  让同江成为一个“奇迹”

  在有些人心目中,私立医院等同于“私利医院”,民营医院是为了“盈利”的医院。在张博士选择广东同江医院的同时,第一个愿望就是改变大众的这种观念,她希望在王忠诚院士挂帅的广东同江医院不仅有王院士的名头,更有王忠诚院士的内涵,不仅有大爱的精神,很好的态度,更有高超的技术。她希望用事实让人们认识到营利性医院不是为盈利的医院,更不是唯利是图的机构,民营医院也可以是为人民服务的。

  然而,“万事开头难”。对一个新建的大型民营医院更是“怎一个难字了得”。为了同江医院,张杰敏与江苏的家人分隔两地,住进了已经多年没有住过的“医院集体宿舍”,忍受了同行因她身处民营医院而投来的“异样”眼光。对一个医生尤其是习惯了高强度医疗工作的医生来说,最难受甚至难堪的就是没病人,对她这样有丰富从医经验的医生来说更是难以忍受。但与梦想相比,她认为这点委屈并不算什么。加盟同江,她把自己的执业证、档案也一同带了过来,为了梦想,她把生命也抵押了,“我准备把命都撂这了。”她微笑着淡淡地说。

  在来同江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张杰敏发现,和她一样,奔着梦想而来的同行越来越多,而这个共同的梦想就是传承王忠诚院士的“大爱精神”,办一所高水平以神经外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医院,免除患者痛苦,让病患最大限度地回归社会。如此良好的工作氛围,甚至超过她曾待过的公立医院。她笑言她和同事都是一群“理想主义的疯子”。而比她更疯的是医院的老板,给她签订的目标责任书中,主题词只有一个,那就是“打造品牌”,绝口不提钱的事。开业后4个多月挂号费全免不说,在尚未纳入医保定点医院之前,甚至自己“砸钱”给病人看病,这在各种医院中无论是公立还是民营都是闻所未闻的。

  很多人把“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词“加冕”给民营医院,其实是不公平的。如果说民营医院在人们心目中一定是这个印象,那么作为医院的常务副院长,张杰敏希望带领一帮人,用行动向世人证实,广东同江医院是一个“例外”!“这是我到顺德的第一个愿望,也是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同江人共同的第一个愿望,这个愿望已经得到投资者的支持。”她说。

  ◎从医经历

  张杰敏,医学博士后,从事神经病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余年,擅长诊治成人及儿童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及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尤其脑血管病、神经心理、各种类型的癫痫、周围神经及肌肉等疾病的诊治,在脑血管介入技术、疑难危重病症诊治以及神经电生理技术创新研究与灵活应用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并参与全国小儿神经电生理部分正常标准的制定。先后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江苏省无锡市神经病学组副组长、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兼大内科和神经内科学科带头人。在核心期刊发表论著约20余篇,近年来运用血管内介入技术尤其动脉内接触溶栓取得极佳疗效,并获得当地科技进步奖。

  ?对话

  张杰敏:

  “让病人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治疗”

  记者:作为同江医院的常务副院长,你觉得办好一家医院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张杰敏:除了办院理念以外,最关键的因素在于高素质的人组成的团队,在于这个团队的人想要用自己半生积累的经验和学识去为病人解决实际的问题,并且在执业的过程中始终保有一颗善良的心。只有这样,才能让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回馈社会,并且保证在这一过程中让病人花最少的钱就能得到最好的治疗,也只有这样医院才具有生命力。

  记者:你将秉承什么样的理念来管理这家医院?

  张杰敏:“生命的重托———在天坛医院第一次看到这个词汇的时候,便触动了我。”这便成了我一生行医的座右铭,如今我把这个座右铭放在医院的管理理念中,这个字眼也便有了新的涵义。同江医院首先是一家正规的医院,商业盈利从来不是我们的目的,开业以来,我们已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我们的办院理念并且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认可。另外,曾经也有些病患调侃医务人员,“技术好的态度不好,态度好的技术不好”,我希望做到的就是技术好态度也好,用最少的钱做最多的事,让病人受惠,最大限度地回馈社会,让“医”和“德”真正结合。此外,对于医学上解决不了的问题,这种现象是不少的,毕竟医生不是神仙。对于这种情况我的观点是应当如实告诉病人家属,别再让病人白花钱,更不能拿病人做实验。当然,我们会把问题带到实验室,去研究新的方法,攻克这些难题。

  ●妙手回春

  5元药物就基本治好多发抽动症

  无论身处何地,张杰敏始终都秉持“让病人用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治疗”的理念,从不给病人开出“多余”的药方。同江医院开业不久,张杰敏就接诊了一个患有多发抽动症的病人。该病人已是多年久病,四处求医难以根治。在一番检查之后,她给病人开出了不到5元的药物。“如今看个感冒都要100多元,这5元的药品真能治好多年的旧病?”病人满腹狐疑,坚决要求多开一点药。但张杰敏也很坚持:“先回去试试,如果确实无效再说。”结果,该病人第二次到医院复诊时,已经好了一大半。“我很开心,因为他第二次就诊虽然也只开了10元不到的药,但不再要求我多开药、开贵药,社会上也就多了一个人认识到医生其实是善良的。”

  文/图张培发郑梦婕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