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蛋形蜗居”里透着青春的痛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2日09:21  新安传媒网

  以前有种“胶囊公寓”曾经引起大家的注意。

  12月1日的《新京报》,又报道了一个“蛋形蜗居”。毕业半年的一北漂小伙儿用竹子造出一座“蛋形”小屋,还装了轮子可以挪动,就放在单位楼下。空间不大,冬冷夏热,从俯拍的角度看上去确实像个鸵鸟蛋。造价六千多元,小伙儿把房租省了,也不用再仔细计算着怎么节省饭费,有心情时还能去喝个咖啡。

  青春很容易和朝气、理想这些词汇画上等号。敢于北漂的,大多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件行李、一本毕业证,为了人生理想,在北京一漂就是几年。一些有能力又有机遇的人,苦尽甘来,梦想成真;但更多的人许多年过去了,还在苦苦挣扎,虽然一个月可以赚好几千,但相当一部分都被房租占了去。自己赚了钱,却通过这种方式还给了北京,至于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要是没有家里的赞助,更是一种遥远的奢想。

  我们一直鼓励年轻人要有理想。可现实情况是,如果父母不给力,绝大多数80后90后走上社会时,都在为蜗居奔命,为房贷忙碌,用整个青春去背负一套房子。而疲于奔波的压力,会让一代人被逼着淡化了父辈身上那种沉重的历史使命感,只为稻粱谋。

  小伙子从蛋形蜗居顶上露出个头来,看着在楼上俯拍的记者幸福地笑,从他露出洁白牙齿的笑容里,我还是感到一种来自青春的伤感与时代的伤痛。

  张军瑜/文王乃玲/图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