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越来越多老外来温淘金 他们怎么处理生活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2日09:25  温州网

  核心提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温州工作生活,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让他们的初体验或许并不美好

越来越多老外来温淘金他们怎么处理生活难题
巴基斯坦人尤斯曼在农贸市场和摊贩讨价还价

  温州网讯 “这个苹果多少钱一斤?便宜些吧,经常在你这儿买的。”近日下午,深目高鼻的巴基斯坦人尤斯曼(音译)讲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市区蒲鞋市农贸市场和摊贩讨价还价。今年24岁的尤斯曼已经在温州生活了4年,学会了中文,也融入了温州的生活。他甚至清楚,菜场路口的水果每公斤要比里面的贵1元至2元。

  而在4年前,初到温州的尤斯曼因为不习惯温州的米饭、面条,体重一度从125公斤下降到了80公斤。回到巴基斯坦时,他妈妈心疼得舍不得让他到中国。

  和尤斯曼一样,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温州工作生活,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让他们到温州的“初体验”或许并不美好,温州一些特有的饮食习惯和风俗也让他们觉得难以理解。经过一番磨合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适应了在温州的生活,有些还在温州成家立业。

  不远千里带来大号鞋子

  适应了温州的生活后,尤斯曼现在的体重回升到了90公斤。鲜美的虾蛄和热腾腾的火锅都是他很喜欢吃的东西。

  尤斯曼是温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留学生。他的室友凯文来自肯尼亚,他们和另一名留学生一起租住在市区横河南小区内。尤斯曼说,那一带小区共住着20多名留学生。

  在他们的住处,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门口的鞋柜,鞋柜里摆着10多双大号鞋子。

  “这些都是我们从家乡千里迢迢搬来的。”尤斯曼指着自己的大脚说,他的鞋码是45号,在温州很难买到合适的鞋子。每年到温州的时候,他都要从家里扛来四五双鞋子。“我们的个头比较大,有的同学鞋码甚至是47号,在温州买鞋成了难题。”

   头疼杀价喜到超市买菜

  温州医学院国际合作交流处的马勇老师已经和学校的外教打了10多年的交道,外国人在温州生活有哪些不习惯,他很清楚。“最难过的一般来说是饮食关。”马勇说,外国人对卫生很讲究,像带壳、带刺的海鲜,比如螃蟹,他们一开始都不敢吃,不知从何下手。而温州人钟爱的“生吃”方式,更是让一些外教避之不及,花蛤、江蟹生、咸蛏等温州美味,很少有外教爱吃。很多外国老师中午在食堂解决后,晚上便啃面包、吃泡面,或者自己动手烧饭,“曾有个美国小伙子因为吃不惯温州的海鲜,待了半年就提前回去了。”

  去农贸市场买菜杀价,也是让很多外国人觉得挺头疼的一件事情。马勇说,学校的绝大多数外教,如果要自己买菜做饭,基本上都喜欢去超市,明码标价,简单直接。

  马勇说,温州医学院最“牛”的外教,是一对委内瑞拉夫妇。他们在温州生活了六七年,已经能说着挺顺溜的温州话去农贸市场买菜了。

  上街让同事写中文地址

  “你好”、“谢谢”、“再见”,克里斯蒂安只会这3个中文词语。身为德国人的他,现在是温州香格里拉大酒店餐饮部的管理培训生。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并不妨碍他在这座城市生活得如鱼得水。

  “温州很漂亮,不过路牌似乎少了点英文标注。”克里斯蒂安每次上街,都必须先让同事写好中文地址。有次从银泰回来,原本打算坐出租车的他,发现自己忘记带上写有地址的卡片,于是心血来潮去坐公交车,但公交站牌上的汉字对克里斯蒂安来说,就像天书。无奈之下,他只有打电话求助同事,重新坐上出租车。

  克里斯蒂安认为,融入一座城市最快的方式是多出去购物游玩。“看到我喜欢的,会先想到德国的价格,如果两者相差很大,我会试着砍价。”克里斯蒂安说,自己通常会用手比划,或者写在纸上,有时候直接拿着商家的计算器就按上了。

  虽然来温才5个月,克里斯蒂安的身上已有了点温州味道,购物习惯货比三家,喜欢吃海鲜,偶尔抢着埋单。

   难以理解坐月子习俗

  美国人Warren Hyde的中文名叫韩巍然,他的妻子陈小红是平阳人,夫妻俩都是温州医学院的老师。两人2007年结婚,在今年8月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结婚时夫妻俩就约定好了,陈小红做饭,韩巍然洗碗。这个制度一直实行到陈小红临产前一个月。按照温州的民间说法,孕妇临产前一个月不能碰剪刀、菜刀之类的东西,所以韩巍然得负责切菜。韩巍然尽管难以理解,还是会乐于接受、执行。

  “他觉得我们生孩子的一些习俗很好笑。”陈小红说,最让韩巍然难以理解的就是产妇坐月子的习俗。“为什么是四十天?而不是其他数字?”韩巍然一边逗女儿玩,一边笑着这样问记者。

  在育儿方面,夫妻俩时常会有不同意见。韩巍然觉得,要从小训练宝宝独立睡一个房间,睡觉不要哄,即便哭也让她自己哭睡着,陈小红当然舍不得;新生宝宝呆在空调房里穿长袖衫在温州人看来很正常,韩巍然却觉得,宝宝衣服穿太多了。

  尽管意见不同,夫妻俩在充分沟通后,总能商量出一个折中的办法。

   发工资迟一天都不行

  在温州,如果发工资的日子赶上节假日,按惯例会延迟发放。在外国人眼里,这可是要不得的。

  市人事局外国专家局工作人员说,从事企业管理、英语教学的外国人对工资的发放时间很在意,对合同要求比较严谨,特别注重细节和个人权益的保护,合同规定好的工资发放时间,不可以随意变动。他们以前曾接到过外国人因为发工资时间推迟一天而引发的投诉。

  根据记者调查,外国人就职较多的单位为酒吧、西点房、瑜伽房、外语教育机构、酒店等处。

  市人事局外国专家局负责人说,文教类有登记的外国老师分布在54家机构,共计150多人。企业方面,今年共申报了203个引进国外专家项目。此外,在市就业管理局登记的企业高管、技术人才等岗位的外国人有300多名。

  更多的外国人是持旅游签证来温,他们到一些私人机构工作,并没有登记在册,这部分群体的数字无法准确统计。他们在温州的生活相对低调。来自印度的瑜伽教练S说,他每天的工作线路是出租房到健身房。他很想家,又舍不得在温州的工资报酬,每天还要担心被发现遣送回去。

  市人事局外国专家局透露,现在,外国人才的月薪一般在万元以下,较少的月薪四五千元。文教类的最高月薪是2万多元,是瑞安一所中学的外语老师。

  记者 朱奕 尤豆豆 黄小玲 项丹妮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