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湖北来凤县:“乡财县管”激活一池春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2日10:56  荆楚网

  荆楚网 (通讯员秦叙常 殷涛)

  核心提示

  2008年以来,来凤县在坚持“三权”不变原则的前提下,即乡镇预算管理权不变、乡镇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财务审批权不变,撤消乡镇财政账户,全面推行“乡财县管乡用”。乡村财务统一“归笼”县管,规范了乡镇财政收支行为,推进了乡镇基层政府“阳光理财”,强化了乡镇财政监管,达到了“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效果。该县在深化“乡财县管乡用”的改革新机制过程中,尤其注重财力下移,激发乡镇政府加快发展、培植财源、关注民生的原动力,促进乡镇逐步由过去“吃饭财政”向“民生财政”、“发展财政”跨越。

  时值年末,来凤县财政局盘点今年乡镇可用财力,预计全县8个乡镇实现的可用财力总量,将比上年度新增600万元左右。

  无独有偶。2008—2009年度,该县乡镇可用财力每年新增总量也接近600万元。“财力下移、乡财县管,激活了乡镇财源建设‘一盘棋’,乡级财政‘蛋糕’越做越大,可用财力步入良性增长轨道,为巩固基层政权,促进农村社会和谐,推动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来凤县县长胡泽说。

  “三权”不变,乡财“归笼”县管

  2008年初,来凤县政府着手酝酿“乡财县管乡用”新机制改革方案。县财政局局长牵头,组成工作专班巡回深入各乡镇开展调查摸底,并根据上级有关政策精神,认真起草《来凤县乡财县管乡用实施办法》。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有序推进。县财政局工作专班将起草形成的初稿,印发给各乡镇及县直相关部门广泛讨论,充分采纳各乡镇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对《来凤县乡财县管乡用实施办法》进一步修改完善。该县经过实地调研,科学论证,广集民意,反复斟酌,一套相对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改革实施办法,由县政府常务会议集体会审后,以来凤县人民政府“红头文件”形式正式出台。该县新出台的《来凤县乡财县管乡用实施办法(暂行)》确立了“三权”不变原则:即乡镇预算管理权不变,继续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县乡财政之间的收入范围和支出责任仍按原县乡财政体制划分;乡镇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财务审批权不变。

  当年3月,该县财政局从乡镇财经所公开招聘一批业务骨干,充实县财会集中核算中心,设立乡镇核算组,委派5名会计专业人员负责乡镇财务(含村级财务)审核、报账和资金拨付等日常工作。

  当年4月1日,来凤县各乡镇政府、所属“七站八所”,各村级组织共315个单位财务统一“归笼”县财政管理,原乡镇各单位大小财务室一律关门,乡镇不再开设银行账户,只保留“工资代发户”和“农合基金征收专户”,各乡镇只设一名财政结算员,从事财务报账工作。

  新机制运行后,来凤县财政局对乡镇实行“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支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统一核算”的管理新模式,财政资金封闭运行,集中统管,从源头上控制了资金体外循环、违规支出、脱离监管等问题发生。

  预算共编,阳光管理

  该县在推进“乡财县管乡用”的新机制改革进程中,将年度部门预算从县直延伸到乡镇、村,由县财政局指导乡镇结合可用财力大小,科学编制财政资金预算支出项目,做到财政“蛋糕”分切在阳光下进行。

  乡镇预算支出,优先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同时将更多的可用财力投入生产发展,其他非生产性支出得到有效控制。县乡整体联动,部门预算共编,县乡干部财政负担标准实行统一,逐步消除了干部待遇的“城乡差别”。

  2008年,来凤县政府出台《来凤县村主职干部养老保险办法》,当年共有220多名村主职干部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70%以上,从根本上解除了村主职干部的养老后顾之忧。

  2009年,县政府出台配套政策,首次落实了乡镇公务员、教师等干部职工的住房公积金待遇。

  2010年,该县财政预算安排资金57万元,用于提高村计生专干待遇标准,确保村计生专干与村定补干部待遇基本持平。

  改革后,税改专项转移支付及“以钱养事”资金等,仍按原渠道专项列支到乡镇,直达终端,足额到位;乡镇干部工资通过县财会集中核算中心按月打卡到人头,各村干部工资按季度打卡到人头,保障了人头经费刚性支出及时足额到位;国家惠农补贴资金直达农户“一本通”;各种涉农项目资金拨付直达终端,简化了中间环节,确保了惠农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不打折扣,不出偏差,真正实惠于民、实惠于农。

  各乡镇视财力科学编制预算,财政资金支出结构明显优化。乡镇部门预算支出项目由过去不足10个增加到40多个,既有涉及民生的信访维稳、教育奖励、安全生产、疫情防测、抢险应急、小街小巷建设、遗留问题处置等项目,又有事关发展的招商引资、项目申报、烟叶发展、新农村建设等项目,使有限的可用财力集中用于保民生、促和谐、谋发展上来。

  财力下移,激活发展动力

  来凤县“乡财县管乡用”新机制改革的最大亮点是,财力下移,困难上移,切实缓解乡镇财政困难局面,增强了乡镇谋发展、兴财源的原动力。

  县政府出台的改革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各乡镇国税地税收入基数按前3年实际完成平均数核定,取消对乡镇国税地税收入基数考核(烟叶税除外),乡镇国税地税收入增幅按全县当年面上国税地税收入增减比例同增同减;对各乡镇新办企业税收(含老企业技术改造新增税收)形成的地方可用财力,全部留归乡镇;烟叶税按当年实际完成数的3%提取烟叶发展基金,其余全部留归乡镇;财政其他收入、上级转移支付专项补助收入全部留归乡镇等。

  这种财力下移的倾斜政策,给农村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近3年来,各乡镇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烟叶生产,出台奖励优惠扶持政策鼓励大户种烟,促进了烟叶产业的发展壮大,烟叶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每年实现的烟叶税收呈强劲增长态势。

  走出山门招商引资,突破性发展新型工业,增加乡镇可用财力。革勒车乡瞄准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从江西引进外地客商兴建萤石浮选加工生产线。去年,该项目在建阶段就实现税收50余万元,直接为革勒车乡新增可用财力达40万元。目前,该招商项目已完成总投资超过9000万元,设备安装调试基本就绪,即将进入试生产阶段,项目全面投产后,年均可创税收1000万元以上,将成为革勒车乡骨干财源,由此改变乡级财政困难的历史格局。

  去年12月底,大河镇从鹤峰县引进一家茶叶加工投资客商,投入280多万元资金建成了来凤县第一家绿茶标准化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并注册成立了“露丫”牌商标,年设计加工能力达1000吨。今年开春,露丫茶业加工厂5条标准化生产线调试成功,投产运行,既给当地茶农开辟了一条增收门路,又增加了地方可用财力。

  三胡乡引导古杨梅酒厂投入开发杨梅果醋等新产品,提高企业科技含量,增加企业税收;翔凤镇、绿水乡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吸引优势项目落地,动员优势企业入园,并为入园企业提供优质配套服务,发展壮大地方新型工业骨干,培植乡镇新的财源增长点;今年11月,百福司镇把沿海客商招引到来凤县城落户,为做大财政“蛋糕”培育优势骨干企业。

  改革促发展,改革添活力。两年多来,全县8个乡镇政府坚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做大财政“蛋糕”,每年新增可用财力近600万元。同时,乡镇财政资金支出结构在不断优化,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活力增强。今年,革勒车乡政府从本级可用财力投入10万元,完成了乡中心集镇总体规划修编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并启动了集镇道路建设;百福司镇政府集中可用财力,启动中心集镇改造升级,建设土家风情一条街,全力打造湖北省旅游名镇;其他各乡镇也纷纷投入资金,用于解决群众饮水难、行路难等基础设施建设。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