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在汉外企去年享“超国民待遇”过6亿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2日11:56  汉网-长江日报

  本报讯(记者程思思 韩玮 冯欣楠 杨菁)外资享有“超国民待遇时代”宣告终结。国务院日前发布通知,12月1日起,中国将统一内外资企业的个人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昨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目前在汉年审的外商投资企业有2000多家,今后将与内资企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公平竞争。

  外资企业一年享“超国民待遇”过6亿

  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是中国为筹集城乡维护建设资金和扩大地方教育经费来源设立的专项税收和政府性基金。这两个税费自1985年和1986年相继设立以来,一直仅对中国公民和内资企业征收。目前以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实际缴纳税额为计征依据,城建税据纳税人所在地为市区、县城 (镇)和其他地区,分别按照7%、5%、1%三档税率征收,教育费附加则统一按3%的比率征收。

  记者从市国税部门获悉,去年全年我市外资企业上缴增值税近63亿元,消费税近30亿元,仅以这两个数据之和的7%计算,外资企业享受了近6.5亿元的税收优惠。

  税务部门有关人士介绍,自1994年以来,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耕地占用税和房产税等,在内外资企业先后实现了统一,仅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仍内外有别。该人士表示,城建税、教育附加税的加征并不会对外企利润造成太大影响,因为这两个都是“小税”,涉及金额很少。

  合资车企成本增加 车价不会涨

  作为中法最大的合资汽车企业,神龙公司今年销售火爆,前11个月累计售车33.3万辆,同比增长40%以上,刷新历史纪录。对于取消税收优惠,昨日神龙公司表示理解与支持并表示,在当前极度竞争的局面下,税收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不可能通过提高售价而消化,只能靠内部挖潜。

  武汉中铁伊通物流有限公司外贸经理熊丽君坦言,对于中日合资的企业来说,成本有一定增加,但物流行业市场化的价格竞争激烈,企业只能内部消化,“对于东风本田等大客户来说,我们还会降价”。

  外资更看重武汉市场

  市商务局副局长王昊,与外商投资企业打过多年交道,他认为,外商投资的生产型制造业更看中产业配套,服务业项目则更看中市场、城市消费潜力等。“税收只是一部分,在国家‘同一化’后,这一优势会逐渐弱化。”

  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武汉贸易馆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政策的出台,对韩国在汉投资的影响不大,韩企更看重武汉的市场前景。“10年前武汉贸易馆开馆之初,一个月只有几个客户,现在每天都有客户来找我们,越来越多的韩国企业开始关注武汉等中部市场,韩国驻汉总领馆的成立就是力证。”

  目前在武汉的韩企达80多家,包括SK集团、锦湖集团、哈威特公司、三星、大韩航空等著名韩企,涉及石化、机械、航空、新材料、电子等多个领域。

  本土企业还需苦练内功

  武汉连锁经营协会会长程军表示,结束外资企业在税收上享受的“超国民待遇”,是件好事。至少,面对同一的市场,国内外企业站到同一起跑线上。

  但是,武汉本土商企与外企的差别,不仅仅是在外部的税收上,更是在后台管理上。眼下,中外商企在市场分析、员工培训、制度执行、采购渠道、自有品牌的比例等方面,差距巨大。

  未来10年,零售业从粗放经营向精细化管理转型,本土商业要迎头赶上,还需要苦练内功,走很长的道路。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