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残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需采取六方面措施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2日14:54  中国政府网

      新华社北京12月2日电(记者赵超)中国残联在国际残疾人日前夕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残疾人状况监测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残疾人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仅为57.4%,残疾人小康进程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中国残联提出,为了实现残疾人全面小康,需要从六个方面采取措施。

      ——加快发展残疾人教育,大力促进残疾人就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加快普及并提高残疾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水平,通过经济和法律手段,加大残疾人按比例安排就业力度。

      ——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险政策,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完善残疾人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政策,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

      ——加强残疾人医疗康复和残疾预防工作,普遍开展社会康复服务,抓紧制定和实施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提高公众残疾预防意识。

      ——广泛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丰富残疾人精神生活,政府和社会应为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创造更加适宜的社会环境。

      ——加强无障碍建设和改造,方便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努力为残疾人创造安全、方便的无障碍环境。

      ——加强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司法机关、法律救助机构对残疾人法律救助和维权服务意识和能力。

  我国将出台一系列法规和标准加强残疾预防

      新华社北京12月2日电(记者赵超)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凯近日在第四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上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出台一系列法规和标准,加强残疾预防工作。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全国有424万盲人通过白内障复明手术重见光明;通过开展肢体残疾矫治手术、精神病综合康复防治、聋儿语训等重点康复工程,900多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减少减轻了数百万例残疾的发生和发展。

      据程凯透露,2011年,我国将颁布执行《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标准》,实现残疾评定工作的标准化、制度化。残疾预防及残疾人康复是一项宏大的工程,需要国家统筹,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推动。目前,由中国残联牵头,卫生部、国家计生委等多部委参与的《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正抓紧起草,力争早日颁布实施。同时,为方便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出行并参与社会生活,我国还将出台《无障碍建设条例》。

      程凯表示,残疾预防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必须有政府多部门的参与和协作。建立健全残疾预防法律法规,在制定和修订优生优育、安全生产、药品管理、交通管理、环境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时,也应将残疾预防内容纳入其中。

  监测表明:中国残疾人接受康复服务比例大幅提升

      新华社北京12月2日电(记者赵超)国际残疾人日前夕,中国残联发布《2010年度中国残疾人状况监测报告》。这份报告显示,2010年度中国残疾人接受康复服务的比例出现大幅度提升。

      报告说,2010年度,残疾人接受过康复服务的比例为33.5%,比上一年度有较大提高。其中,城镇残疾人接受过康复服务的比例由上一年度的29.8%上升到38.5%,农村残疾人接受过康复服务的比例由上一年度的19.3%上升到30.8%。

      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秘书长陈新民表示,这表明政府与社会提供残疾人康复服务的能力在2009年的基础上有较大提高,残疾人受益面扩大。

      报告显示,2010年度城乡残疾人在接受治疗与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配备、心理疏导、康复知识普及、日间照料与托养、残疾儿童家长培训等方面的康复服务的比例都比上一年度有不同程度增加。

      报告还显示,城镇和农村残疾人接受康复知识普及的比例与上一年度相比,分别提高了6.2和6.7个百分点,表明有更多残疾人重视康复知识的学习并接受了康复服务。

      2010年度中国残疾人状况监测的时间为2009年4月1日至2010年4月1日,监测对象为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1467个调查小区,实际监测残疾人32645人。

  监测表明:2010年度中国残疾人对无障碍设施满意度提高

      新华社北京12月2日电(记者赵超)国际残疾人日前夕,中国残联发布《2010年度中国残疾人状况监测报告》。报告显示,2010年度城镇残疾人对无障碍设施的满意度继续提高。

      无障碍是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重要条件,残疾人是无障碍环境的主要使用者和受益者,残疾人对无障碍环境的满意率可以反映出城镇无障碍环境的水平,也能反映出残疾人对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认可程度。监测表明,2010年度,城镇残疾人对无障碍设施的满意度为69.4%,比上一年度提高了2.5个百分点,反映出我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成效。

      报告同时显示,2010年度,残疾人社区活动参与率为33.7%,比上一年度提高了3.8个百分点,但仍有近三分之二的残疾人还没有真正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秘书长陈新民认为,各级政府应加快城乡无障碍建设与改造,加强信息交流无障碍建设,努力为残疾人等群体创造安全、方便的无障碍环境,促进他们的社会参与。

      2010年度中国残疾人状况监测的时间为2009年4月1日至2010年4月1日,监测对象为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1467个调查小区,实际监测残疾人32645人。

  监测显示:中国残疾人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

      新华社北京12月2日电(记者赵超)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中国残联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残疾人状况监测报告》表明,2010年度中国残疾人信息化水平继续得到提高。

      报告显示,2010年度,每百户残疾人家庭拥有电话90.8部,比上一年度增加4.8部;拥有彩电77.4台,比上一年度增加3.1台;拥有家庭电脑6.9台,比上一年度增加0.9台。

      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秘书长陈新民表示,总体来看,2010年度残疾人信息化水平与上一年度相比进一步提高,反映了残疾人的文化和信息交流渠道比以往有较大拓展,这也是残疾人生活质量提高的前提之一。

      报告同时显示,残疾人信息化水平仍低于全国人口总体水平。以家庭拥有电脑台数为例,每百户残疾人家庭拥有电脑台数比全国居民家庭平均水平的34.6台少了27.7台。

      2010年度中国残疾人状况监测的时间为2009年4月1日至2010年4月1日,监测对象为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1467个调查小区,实际监测残疾人32645人。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