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国旅游业“十一五”期间全面红火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2日15:45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2日电(记者钱春弦)“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人才需求走高,每年新增直接就业逾50万人,间接带动数百万人就业,这是旅游业红火的一个写照。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说,“十一五”期间,以国内游为基础,国内、入境、出境三大市场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旅游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产业素质不断提升,旅游渐成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

  国家战略“大旅游”格局初步形成

  2009年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正式颁布,这是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又一个国务院文件。

  从海峡西岸经济区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山东黄河三角洲……近年来,先后有25项国家战略区域规划将旅游业作为发展重点内容。“经过多年努力,旅游业已形成‘政府引导、部门联动、条块结合、分类指导’的大产业综合推进的发展格局。”国家旅游局党组成员、规划财务司司长吴文学说。

  从云南实施旅游二次创业到河南“旅游立省”,苏浙京津等省市发放旅游消费券,各地对旅游业发展高度重视,已有27个省区市把旅游业确立为支柱产业。“十一五”期间,旅游业横向、纵向合作进一步增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不断提高。

  拉消费促就业保发展的生力军

  入园游客7000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350万人次——我国确定的上海世博旅游两大人数目标,目前均超额实现,“十一五”最后一年旅游发展吃了颗“定心丸”。

  国家旅游局为“十一五”收官之年确定的目标是:国内游21.5亿人次,增长13%,国内旅游收入1.15万亿元,增长13%;入境旅游1.32亿人次,增长5%,旅游外汇收入430亿美元,增长8%;出境旅游5100万人次,增长7%;旅游业总收入1.44万亿元,增长12%;新增旅游就业50万人。在世博旅游超预期带动下,这些目标都有望圆满实现。

  “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逆风飞扬”,作为亚洲第一大客源国,成为全球旅游业走出低谷的推动性力量。截至今年11月4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超过百万人次,全年有望接近120万人次。

  加快黄金发展期的战略性转型

  在不久前举行的世界旅游旅行大会上,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表示,当前中国旅游发展进入国家战略体系,旅游业在迎来黄金发展期同时,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迅速扩张,产品结构性供给不足、服务模式落后等开始制约旅游业综合功能发挥。邵琪伟强调,在“十一五”期间初步实现市场化基础上,“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必须取得重大突破,加快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旅游业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发展;加快旅游业改革开放,建设统一开放有序的旅游大市场;大力规范市场秩序,推动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加快推进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旅游法》起草紧锣密鼓,《国民休闲纲要》内容万众瞩目,“十一五”期间开始的这些重大的基础性工作,将在解决制约旅游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促进旅游业科学发展上发挥突破性作用。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