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调查显示物价成民众今年最关注焦点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2日16:01  法制晚报

  在全国各地的一片“涨”声之中,“物价”登上了“2010最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之首,紧随其后的是坚不可摧的“房价”。“医疗改革”在盘踞了“十大焦点问题”榜首数年之后,今年终于被势不可挡的物价、房价扳下,屈居第三的位置。

  今天,“2010年中国民众最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调查报告发布,法晚记者独家获悉上述内容。该报告是由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的直属杂志——小康杂志社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完成的。

  今年关注

  物价“翻身” 一涨定乾坤

  报告显示,在“什么都涨,就工资不涨”的抱怨声中,“物价”当选了2010年中国老百姓最关注的焦点问题。

  “物价”如此受关注,前所未有。2007年,“物价”和“房价”也曾风光地占据着“十大焦点问题”榜第二和第三的位置。那一年,也是“涨”得彪悍,不过焦点之最仍是“医疗改革”。

  而在2008年的焦点问题调查中,“物价”问题都还没能进入前十,仅排在第12位,如今时隔两年,就一举拔了个头筹。

  今年10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4.4%,创25个月以来新高。11月2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10月份城市食品零售价格监测情况。在监测的31种产品中,近八成价格上涨。

  今年,中国公众所感受到的“涨”痛超过了2007年。

  高房价  压垮未婚男

  和眼下人们对于“物价”的不满相比,国人对“房价”之恨,历久弥深,尤其是大城市里的年轻人。因为目前,大多数中国人仍把房子视作结婚的必需品。

  今年5月,《小康》一项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不愿意”租着房子结婚。可见在当下之中国,高房价不知道压垮了多少未婚男。

  为解民之困,今年4月,中央出台了“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不过5个月后,中央又出台了“史上更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房产税也蠢蠢欲动。

  不过10月末,《小康》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八成以上受访者认为征收房产税对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作用不大”或“根本不能抑制”,超七成受访者认为征收房税“不能”抑制炒房现象。

  原因分析

  百姓抱怨“没有一样不涨价”

  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王明权曾呼吁,政府应该继续提高居民工资,“最低工资标准提高15%仍然幅度不够”。毕竟公众对通胀问题如此“敏感”,归根到底是因为手中缺钱。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表示,物价飞涨或许对中高收入阶层影响不大,但对大多数的普通收入居民影响很大,物价上涨的开支已经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

  除了公众对物价高度关注外,本报记者统计发现,政府各部门对物价的关注度也前所未有。

  国务院办公厅11月20日发布《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出台16项措施稳定消费价格。

  此外,发改委也5天连发9篇文章稳定物价。这9个通知中,其中有5篇评论,分别指向稳定通胀预期、实施价格监管、打击价格违法行为、完善补贴降低影响、建立救助与物价联动等长效机制;两份价格查处通知,均指向成品油流通环节;一份通知对各地物价管控部门进行工作部署,宣布实施包括蔬菜农产品价格通报等六项制度。

  另外,财政部、铁道部、民政部等部门积极行动,正着手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而各地政府如北京、湖南、黑龙江等也相继出台稳定物价的政策。

  2010中国全面小康进程中最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

  排序 问题 得票数 百分比

  1 物价 845票 84.1%

  2 房价 836票 83.2%

  3 医疗改革 766票 76.2%

  4 食品安全 660票 65.7%

  5 教育改革 513票 51.0%

  6 住房改革 495票 49.3%

  7 社会保障 485票 48.3%

  8 就业问题 470票 46.8%

  9 收入分配改革 461票 45.9%

  10 腐败问题 450票 44.8%

  调查说明

  近年中国全面小康进程中最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

  ●注:2006年、2009年因故未做调查

  排序 2005年 2007年 2008年 2010年

  1 医疗改革 医疗改革 医疗改革 物价

  2 环境保护 物价 食品安全 房价

  3 社会保障 房价 腐败问题 医疗改革

  4 腐败问题 贫富差距 环境保护 食品安全

  5 食品安全 腐败问题 社会保障 教育改革

  6 教育收费 环境保护 住房改革 住房改革

  7 社会治安 社会保障 就业问题 社会保障

  8 房价 食品安全 教育改革 就业问题

  9 社会道德风气 就业问题 社会治安 收入分配改革

  10 分配不公 社会治安 民主法治 腐败问题

  调查由小康杂志社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开展。

  采用统计学误差估计公式进行估算,本次调查在95%的置信度水平上,可将估计误差控制在3.2%。

  本次调查中,《小康》列出了医改、房改、教改、食品安全、物价等29个项目,囊括了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方方面面。

  其他关注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表示,“十大焦点问题”其实也反映出了民众对特定社会问题的焦虑。

  《小康》从2005年开始对“最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进行跟踪调查。

  纵观历年的焦点问题,可以看出中国老百姓这6年来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焦虑之所在,也可以看出在这6年之中,哪些问题是国人心中社会发展的固症顽疾,哪些问题具有一时的紧迫性,以及哪些问题其实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

  ■始终“上榜”

  医改、社保  全民始终关注

  医疗改革 :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仍将是“十二五”期间医疗改革的着力点。

  社会保障: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老百姓的后顾之忧还很多。这些后顾之忧不解决,老百姓即使收入提高了,也过得不安稳,不敢消费。

  食品安全:如今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却在最基本的“吃”上,屡屡出问题,“地沟油”、“毒奶粉再现”、“小龙虾”、“金浩致癌”等事件,显得与大国身份极不相称。

  “腐败”:一直是一个令国人深恶痛绝的问题。

  ■关注度提升

  教改、收入分配改革  愿望迫切

  教育改革:2008年之前的调查中没有进入前十名,2008年位列第八,今年上升到第五。

  陆杰华表示,上幼儿园难,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以及高校毕业生找工作困难等问题,已经让老百姓感觉到了教改的重要性。正因为如此,关注度在逐渐提高。

  住房改革:在2005年调查时排位第十四,2007年升至第十一,2008年进入前十排位第六,今年仍然在第六的位置上。

  在经历了房改过度依赖市场而忽视对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后,群众的不满在累积,深化房改的呼声渐高。

  就业问题:2005年也未进入前十,不过2007年就排名第九,2008年和今年分别排在第七和第八位。

  这几年,中国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感受尤深。 

  收入分配改革:2008年,它的排位还在十名开外,位列第十三,今年就成为第九,上升了四个位次。这或可以反映出,中国老百姓对于收入分配改革的迫切愿望。

  拆迁:2005年排名第二十八,2007年排名二十三,2008年排名第二十二,今年又上升了五个位次。

  今年,拆迁继续书写着血色的历史。江西宜黄、山西太原古寨村……各地上演着不应该发生的悲剧。而新拆迁条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草案)》,自今年1月征求意见以来,目前还在研讨中。

  ■关注度下降

  环保  或是无能为力?

  腐败:虽然仍位列前十,不过为历年最低,2008年,该问题曾排在第三。

  近年来,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和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论监督展示出了从未有过的力量,“白宫书记”张治安、“天价烟局长”周久耕等,都是率先被网络“揪出来”的,这都有助于增强群众反腐的信心。

  环境保护:2005年排第二,2007年排第六,2008年排第四,可是到了2010年,却跌出了前十,排在第十二,这是自“十大焦点问题”调查开始以来,该项首次跌出前十。

  无暇顾及,还是无能为力?其实,垃圾焚烧、气候变化、低碳发展,都是贯穿这一年的热点话题。

  11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透露,“十二五”期间或开征环保税和碳税。或许,征税的消息一发出,关注度又会有所回升。

  本版文/记者 李洪鹏

  《小康》记者欧阳海燕对本文亦有贡献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物价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