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现场亮分后环保局长心情“沉重”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3日07:51  南京晨报

  “向人民汇报———2010年南京市环保局述职评议大会”昨日举行,环保局公开述职遭遇一连串追问,他们的最终现场得分为76.25分(即综合满意率是76.25%),目前在已述职部门的排名中,略高于工商排名倒数第二,环保局一把手韦昌明听闻结果后坦言心情很沉重。

  对于现场的述职,不少网友感觉还是不太过瘾,因为他们最关心的空气质量问题,述职报告里没详细说,行评员也没有提,这成了一大遗憾。

  【追问追问再追问】

  想要个准确答案可真难!

  市民:“毒土壤”上盖的房能住吗?官员:这个……,个人判断没有毒市民:没有检测,个人打包票?官员:那么……,我们下一步去查查……市民:难道一直就没查过???

  一问:

  污染土地能否做个周全的调查?

  “辛辛苦苦攒一辈子钱买了房子,却发现小区的前身是家化工厂,土壤没经过无害化处理就变身楼盘,居民们不敢住了。”现场的一位媒体代表面对环保部门,提出最近备受关注的“毒土壤”问题。他举例说,栖霞区乐居雅小区,其前身就是原来的南京化纤厂。要知道,化纤厂在那块土地上“住了”47年。

  但是现在小区的居民很痛苦,买了房退也退不掉,住也不敢住,不知道怎么办。代表激动地说:“环保局为官一任,总要为这些百姓做点什么,我想请问你们诸位,咱们能为这些乐居雅的居民们做点什么?同时能不能对那些污染土地做一个比较周全的调查,确定它们是否适合人居?”

  刘久根(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第一个,化纤厂这个地,对化纤厂我是比较熟悉的,我前后到那个厂去了起码20次,对这个厂从原料到工艺到产品我是了解的,所以那块土地有没有污染,我根据我的专业判断,应当是没有问题,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那边的业主,我初步判断这块地上的土壤不会有大的问题。

  二问:经过专业检测吗?

  刘久根:它用的原料是棉纸里面的毛,叫做短毛,用这种天然的东西来生产一种化纤,所以整个中间过程有一些化学过程,但是它没有有机合成,或者重金属的使用,没有这些东西,所以我们初步判断不会有对这个土壤产生比较严重的污染,这是我个人一个判断。

  如果说老百姓还不满意,我回去要查一查这个项目在环评的时候有没有做过土壤评价,这个我现在不清楚,如果要让业主更加放心,我们回去查一下以后,如果没有进行土壤评价,那么下一步我们去办,我们派队伍到那边。

  三问:

  现在南京住宅小区环评包不包括土壤评价?

  刘久根:以前没有,现在有,我下面要说。如果做了,我们尽快把结果告诉你们,我们做了,结果怎么样,这是我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防止这一类问题产生,因为这几年,土壤污染的问题,以前大家不太关注,最近几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随着我们城市布局的不断调整,大量的企业退二进三,原来的工厂搬走以后要进行房地产开发,这个问题大家特别关注,武汉、苏州都出现过类似问题……

  四问:市民应该怎么做?

  刘久根:今年环保局、规划局、土地局这三个部门,配合我们出台了一套制度,所有进行房地产开发的项目,在进行招拍挂之前,都要进行环境影响预评估。

  五问:

  这个政策什么时候出台的?

  刘久根:今年3月份,乐居雅现在我记不清楚是什么时间,如果是3月份那肯定没问题,如果是以前的,我就要回去查一下,这个项目什么时候批的我还不清楚……

  【对比一下】

  环保局自称三大问题

  一是南京市重化工偏重的产业结构对环境的影响仍较为突出,污染减排的压力较大。

  二是环境质量改善的力度和效果与百姓的感受和要求仍有明显的差距,特别是空气质量下降、灰霾天数增多。

  三是环保部门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行评员挑出五大毛病

  1、投诉处理满意率不高,群众反响大的问题,如居民住宅小区内小餐饮油烟污染扰民由于各种原因往往解决不彻底;

  2、环评申报中各种表格较多,填写繁琐,有时造成企业经办人员一头雾水;

  3、少数工作人员业务不熟练,企业遇到困难求助时得不到深层次的指导;

  4、服务的主动性不够,有的收费标准解释不详细,让人看不懂、搞不明、算不清;

  5、对外宣传力度不够,人们对一些部门的管理职能不清楚,造成社会认同感不高。

  【分数出来】

  局长直言心情很沉重

  “实发选票80票,全部收回,全部是有效票,我们的满意票是37票,比较满意票是24票,不太满意票是14票,不满意票5票,综合满意率是76.25%。”随着主持人报出环保局的“现场得分”,南京市环保局局长韦昌明面色凝重地说:“听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看了刚才的测评结果,我的心情还是比较沉重的。”他接着说,不管听到的是表扬、肯定,还是批评、指责,都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全市人民对环境改善的热切期盼,对环保工作的高度关注。韦局长最后表态:“通过今天的评议,我想代表环保部门表个态,今后工作当中,第一个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改善环境质量,从老百姓身边的事情做起。”

  在现场观摩的南京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龙翔表示:“刚才看到分数以后,韦局长说了一句话,很沉重。这体现了我们环保局领导对权力的敬畏,对人民的敬畏,有了这份敬畏,我们一定会把工作做得更好。”

  【更多精彩交锋】

  噪音罚款,应该还给受罪市民

  一位观众把电话打进了直播间,他说家的附近有一个工地连夜在施工,噪音扰民。听说环保局已经对工地罚款了。这位观众产生了疑惑,明明受伤害的群体是附近的居民,为啥最后罚款都给了环保局,相反受伤害的居民却什么赔偿都没有。而据了解,今年北京也率先对噪音赔偿进行了新的尝试,今年6月份有一个居民小区800多户居民获得60多万元的噪音赔偿费用。

  官方回应▲

  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包洪新表示,对于这些噪音违规行为的处罚,列入收支两条线,最后转化为环境管理和治理的经费,对扰民的过程,对周边居民的影响,这里面的维权途径,实际上可以通过民众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协商来加以体现。他说:“环保部门也会尽快找机会到北京调研,把好的做法用到南京的噪声管理的过程当中。”

  污水厂挨着居民区建?

  江宁区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扩建后和天龙湾小区仅一墙之隔,由此带来的噪声、异味,让小区业主十分头疼。昨天,一位媒体观察员在现场发出质疑:江宁区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是怎么通过环评的?人为造成的环境纠纷事件,究竟是环评单位环评失误,还是环保局的审批责任?今后如何避免这一类环境纠纷的发生?

  官员诉苦▲

  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刘久根接过话筒:“问题既不在环评单位也不在环保局,问题出在开发商。开发商没有按照我们环评要求执行。”

  不过,刘久根又说:“通过江宁区政府的协调这个问题有望得到解决,他们准备投资4000万把整个污水处理厂盖起来。”

  今后如何防止这种类似事件发生?他觉得首先“是要源头控制,规划布局上要把好关,如果一个污水处理厂在旁边建一个住宅区,那要防止污染就很难。”此外,是环保部门的责任,要严把环评关,凡是发现确实太近的、布局不合理的、采取措施没有办法解决的,对这类项目,“坚决不批。”

  年初的投诉,咋到现在没解决?

  事先知道有媒体会在山西路广场的大屏幕前采访,居民余立群代表南京居易时代苑物业及业主们,一大早赶过来投诉:在他们居住的南京市秦淮区晨光路116号居易时代苑2幢、3幢之间,有一门面房私自开起了饭店,严重影响小区环境,还存在火灾隐患,余先生表示:“我们从今年一二月份开始向南京市秦淮区环保局投诉,我们是联名写信投诉,但到现在也没有解决。”

  官员认错▲

  对此,副局长包洪新当场“承诺”:“下星期我们到两个点的现场去调查,进一步调查分析,尽快能够把它有效地解决,给两位居民一个满意的答复。”包洪新就油烟问题进一步解释,选址现在要求“新的小区必须是单独的房产才能开三产,而且如果是居住和其他功能混合的,也要求这个饭店不能紧挨居住区。”

  他坦言,作为环保部门,如果碰到这个问题,“一个就是限期整改,限期整改就是补环评,补手续,然后来修改。”但包洪新觉得这个方面的问题的话,“要通过综合性的城市管理措施来加以解决。”他承认“工作没有做到位,某种程度上,付出的努力没有成效,我觉得,这个投诉的过程也是一个接受批评的过程。”

  【市民反应】

  “面对面”更给力

  山西路广场的大屏幕前,记者遇到南京最早一批环保志愿者之一王少明老先生,这位年过6旬的志愿者,退休前是南京市白下区中医院专攻蜂疗的中医。“做了这么多年环保志愿者,第一次体验环保部门负责人向公众述职的模式,很新鲜。”不过,他也直言不讳:“如果能够面对面、一对一地交流,可能更给力。”

  在他看来,中医与环保有着天生的渊源,“都讲究取自自然尊重自然”,此次他特别候在环保局长述职“答辩”的外场,就是想通过媒体向环保部门建议,应该将环保信息公开,“现在的力度还远远不够,相信这几年,环保部门处理了很多企业的环保案件,应该公开,让百姓知道。”他建议依照2008年推出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南京的环保部门可以做得更开放,以各种各样媒体公开的形式,帮更多人“环保生活”。

  行评综合满意率排行榜

  南京市质监局91.25%南京市住建委83.75%南京市药监局77.50%南京市环保局76.25%南京市工商局74.68%

  作者:倪敏 仇惠栋/来源:南京晨报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