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12月3日电(记者 梁冬)一项帮助井下遇险矿工临时避险的设施——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日前在黑龙江省龙煤机械装备制造公司研制成功,并通过了连续120小时高温环境下真人试验,试验时间超出了国家制定的96小时的标准时间,创造了高温环境下实验人数和实验时间两项全国纪录。
据介绍,自2009年10月以来,黑龙江省龙煤机械装备制造公司便着手与国内的一些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研发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并于近期分别成功研制出容纳12人的宽体和窄体两个型号的样机。
研发的救生舱适用于高瓦斯、煤尘和瓦斯突出矿井。当井下发生煤尘爆炸、瓦斯爆炸、瓦斯突出、火灾及冒顶等紧急事故时,井下环境不适宜矿工继续升井逃生和暂时无法逃生时,可快速进入救生舱内进行避险待援。
救生舱舱体分为过渡舱、密封舱和设备舱,分体式组装结构,舱内配置120小时以上生存保障系统,非电力驱动除湿降温系统,急救医疗箱、应急工具箱,120小时的超长军用食品和水储备,环保机械式密封马桶等。瞬间耐高温能力0.5秒内达到120摄氏度;舱外温度55摄氏度,舱内120小时持续温度小于32摄氏度。
在不久前进行的真人试验中,参加试验的12名志愿者在舱体外部温度高达55摄氏度的模拟井下高温环境下,依靠舱内配备的设施和生保系统生活了120小时。试验结束后,经检查所有参与试验的志愿者各项生理体征完全正常。通过真人试验得出的舱内压力、舱内生存保障能力、环境监控能力等各种数据和参数曲线均达到设计标准,满足紧急避险的技术要求,同时也为今后救生舱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第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