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称官员公示家属信息可解官二代疑云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5日14:13  金羊网-羊城晚报

  浙江嘉兴市最近公示15名副处级领导干部预备人选的信息,首次晒出了这15名干部的父母、配偶从业以及子女就学等直系亲属的基本情况。为保护干部的部分隐私,在公示中,没有公布其家庭成员的具体姓名。

  对此,有网民表示:“确应这样做,在我们地区,父亲当局长女儿当科长,妻子在丈夫下属单位工作的情况比较突出。” 有网友评价:“这一做法在全国尚无先例。有了这样的公示内容,此前在许多地方干部选拔过程中出现的‘官二代’质疑,能在很大程度上化解。”(据《人民日报》11月30日)

  两个“官二代”陷招考风波

  几乎同一时候,有两则与“干部家庭背景”有关的事件,举国关注。

  在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财政局票据管理所“公开招聘”,但招聘条件很蹊跷:“普通高校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获得国外学士学位,国际会计专业,大学英语四级,屏南户籍,女,年龄25周岁以下”,结果只有一人符合条件,未经考试就被直接录用。后来查实,此人的父亲是原屏南县委书记、现宁德市副市长陈辉

  在宁夏,“官二代”马晶晶也被人举报在公务员招考中舞弊。马晶晶的父亲是宁夏扶贫办副主任,母亲是吴忠市政协主席。举报者竟被吴忠警方跨省刑拘。虽然事后警方认错赔偿,有关方面也坚称马晶晶没有作弊,但网上网下仍议论不断。

  七成人认为官员信息不透明

  为何质疑总是缠上“官员家庭”?恰恰也在上周,中国青年报公布了一项社会调查,耐人寻味。

  这项对2525人进行的调查显示,78.8%的人觉得当前官员个人信息不透明。

  官员的哪些信息最应公开?79.9%的人首选“家庭财产和投资状况”;其次是“父母、配偶、子女等直系亲属的社会身份和财产状况”(77.1%)。

  值得注意的是,67.3%的人建议信息公示时间应该贯穿官员任职始终。

  对于充分公开官员信息,79.9%的人认为“有助于对公权力的监督约束”,73.4%的人认为“有助于杜绝人事腐败”。

  “配偶子女从业情况”要报告

  其实,早在去年9月,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已明确提出“完善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把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列入报告内容”。今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配偶、子女从业情况”也被列为干部应报告的事项。

  新华社对此的有关解读中提到:有的领导干部利用配偶子女从业谋取不当利益,群众反映十分强烈。

  不过,权威评论也指出,官员个人事项的报告与公示还有一定的距离,报告突出的是组织监督,公示突出的是群众监督。只有把容易导致腐败的“灰色”部分置于“监督阳光”的普照下,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贪腐隐患。文/那烂陀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官二代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