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城镇居民医保社保卡今起开始发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7日15:07  法制晚报

  本报讯 (记者 陶颖)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实施,拉开社保卡发放的第二阶段,涵盖“一老一小”和无业居民参保人员,明年1月起将与职工医保一样实现持卡就医。 

  今年,本市整合“一老一小”和无业居民三类人群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出台《北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这标志着,今后北京医保制度分为两大类,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

  其中,居民医保全部开放门诊报销。这表明,“一小”和无业居民首次与“一老”共享门诊报销待遇,起付线为650元,年度累计支付最高报销数额2000元。

  同时,该项医保政策对重度残疾人员进行倾斜。城镇无业居民和“一老一小”中的重度残疾人员,其个人缴费都统一由残保金支付。即个人不用缴费,可享受到医疗保险待遇。

  市人保局表示,此次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建立后,将为下一步统筹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创造条件。

  据悉,今起,城镇居民医保社保卡开始发放。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表示,老参保者为明年缴费时即发卡,新参保者三个月内领卡。

  2007年,本市启动“一老一小”大病医疗保险;2008年,出台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2009年,“一老”开放门诊报销。截至目前,全市参保总人数达到148万人。

  权威解读

  “新老”参保人员先后发卡

  据市人保局介绍,本市自去年实施社保卡工程以来,截至目前进行的都是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参保人员的发卡,“一老一小”和无业居民尚未发卡。

  今起,本市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将“一老一小”和无业居民统一纳入,同时也拉开了居民医保社保卡的发放工作。

  居民社保卡发放分为“新老”两大类:首先是已经参加过“一老一小”和无业居民医保的人员,从即日起,办理明年医保缴费的同时,即可领卡。据估算,这类人群已完成115万张社保卡制作,并运抵各社保经办机构。

  其次,对于以前未参加“一老一小”和无业居民医保的新参保者,在首次办理参保登记后,将录入个人信息,并经历社保卡制作期后才能领卡。预计自办理参保后,三个月内可以发卡到手。

  领卡前凭“临时证明”就医

  明年1月起,城镇居民医保参保者将开始持卡就医。而此时尚未发卡到手的参保人如何看病?

  据市人保局介绍,由于制作社保卡需要一定时间,区县社保部门将为新参保人员发放《新发与补(换)社会保障卡证明》。在领到社保卡之前,参保人员可凭《新发与补(换)社会保障卡证明》就医。

  而凭“临时证明”就医期间发生的医疗费,则需个人全额垫付,符合报销条件的,按照手工报销流程办理。

  特别提示

  学生转学领卡须到原单位

  “一小”的社保卡是以2010年4月参保人当时所属参保单位进行制作的。因制卡与发卡存在时间差,学生儿童又存在着转学、升学等情况,有可能一部分学生儿童已离开原参保单位。

  为此,学生家长可以主动去原参保单位领取。根据社保卡发放安排,原参保单位也会与这部分家长取得联系,通知家长前去领卡。

  市人保局特别提醒,如果因各种原因,到2011年3月1日以后,学生家长仍未得到通知,也没有领到社保卡,家长可以先通过社会保障卡客户服务热线“96102”进行咨询确认,然后携带参保人员与本人的身份证或户口簿到居住地附近的社保所办理社保卡申领手续。

  “一老”和无业居民持卡须到社区医院激活

  在城镇居民医保中,“一老”和无业居民实行社区首诊制度。也就是说老年人和无业居民看病就医需先到社区医院就诊,激活社保卡。

  为此,老年人和无业居民选择的定点医疗机构中应包括一家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市人保局特别提醒,为保证参保人员明年1月起享受门诊报销待遇,对没有选择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城镇老年人和无业居民,应在今年12月25日前到街道或乡镇社保所办理选择变更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手续。

  新政释疑

  居民医保能报销哪些?

  答:医保目录范围内的门急诊医疗费、住院治疗的医疗费;特殊病种,包括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肾透析、肾移植和肝移植后服抗排异药、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门诊医疗费。

  居民医保是否需要社区首诊?

  答:该医保中,城镇老年人和无业居民门诊就医,须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并实行转诊制度。

  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目前没有儿童门诊,学生儿童暂不执行社区首诊。

  在外地居住或就学,如何参保?

  答:城镇老人在外埠居住一年以上、学生儿童在外省市居住或就读,且没有参加当地居民基本医保的,在本人户籍所在地的社保事务所申请办理异地就医登记手续。

  没有领到卡到哪里查询?

  答:在2010年11月30日前参保缴费的城镇居民,要了解自己的社保卡制作情况,可以通过社会保障卡客户服务热线“96102”进行咨询。

  如果因个人基础信息采集未能制卡,可以通过参保单位与区县社保中心联系,确认社保卡的制作情况,做好相应的信息采集比对工作。

  领取居民医保社保卡前要做什么?

  第一步:2011年度参保缴费期限为2010年12月1日至2011年2月28日。为保证参保人员2011年1月1日起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参保人员应尽可能在12月30日前办理完参保缴费手续。

  备注:从2012年度开始,参保人员于上一年9月1日至 11月30日办理参保缴费手续。

  第二步:符合参保条件的城镇居民,凡是采取现金缴费方式的,应按照参保单位规定的时间一次性足额缴纳医疗保险费;凡是采取银行代扣缴费方式的,应在2010年12月24日前或2011年1月24日前以及2011年2月20日前按上述标准存入足够金额。

  备注:凡是使用北京银行《京卡》(借记卡)缴纳医疗保险费的,应在保证足额缴纳医疗保险费的基础上多存1元钱。

  身边故事

  杜家老小的医保变迁

  听说出了个新词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家住宣武区天桥的杜建萍发现,75岁的老母亲、正在上大学的儿子都进了这个医保,而且报销额度也比以前高了。这位巧主妇开始对小日子有了新盘算。

  有老有小

  小病撑大病先扛

  杜建萍的老母亲长期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这些慢性病,以前没有医保,一年光治老毛病的医药费就得小一万块钱。同时,儿子有一年还得了气胸病,一下子花了1万多元治疗费。杜建萍饱尝“上有老、下有小”的看病难。

  为“精简”医药费,杜建萍家形成了个习惯,头疼脑热的小病拣现成的药吃吃,撑过去就得;有了大毛病,也看情况能扛先扛,不成再进医院。

  曾经

  能报销两千 医药费省一半

  2007年有了“一老一小”大病医保,杜建萍第一时间给儿子、母亲参了保。如今,两者又统一到了城镇居民医保,儿子看门诊也能报销了,而且祖孙俩光门诊医疗费一年最高就能报销到2000块钱。

  “以后有病就瞧,估计明年一家子医药费也能比往年省一半多。”杜建萍对今后家里的治病“预算”很看好。

  老小同时同地缴费 少跑腿

  祖孙俩虽都有了医保,但杜建萍还有点麻烦事儿。她得费脑筋记明白母亲、儿子各自的参保时间、各缴多少钱;还掌管着两个“票箱”,一个装着母亲“一老”医保的发票,另一个装的是儿子“一小”医保的单据,不能混了。

  到年底,杜建萍每只手各攥着一沓儿票,上上下下跑报销,一不留神两类单据送混了还得“往返跑”。这位巧主妇恨不得有两个脑袋。

  现在,杜建萍戏称自己要“解放”了。今后,祖孙俩参保缴费时间一样,到时候去社保所跑一趟,俩人未来一年的医保就都办成了。

  一人一卡 不再垫付报销款

  接着,母亲和儿子还将拿到各自的社保卡。并且,杜建萍不用再像背数学公式一样,每回都算母亲和儿子各自看病花到多少钱,报销是60%还是70%。

  以后,看病当场一刷卡,电脑自动就算好,直接刨去报销部分,只交剩下自己该付的钱就成了。杜建萍说,家里的两个“票箱”可以“下岗”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北京 医保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