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克强探访宁波困难民众谈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9日11:13  新华网
这是12月7日,李克强在宁波市牡丹小区住户谢耀安家,关切询问房屋状况、租金水平、生活起居等情况,叮嘱有关方面要安排好他们的基本生计问题。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这是12月7日,李克强在宁波市牡丹小区住户谢耀安家,关切询问房屋状况、租金水平、生活起居等情况,叮嘱有关方面要安排好他们的基本生计问题。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这是12月7日,李克强在宁波市牡丹小区社区活动中心,与群众一起,话民生、问冷暖,倾听大家对住房的意见和建议。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这是12月7日,李克强在宁波市牡丹小区社区活动中心,与群众一起,话民生、问冷暖,倾听大家对住房的意见和建议。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新华网宁波12月8日电 题:贴心的对话 温暖的交流--记李克强探访宁波困难群众

  记者 谢登科

  冬日的宁波,阳光和煦,清风扑面。12月7日下午,正在这里考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专门抽出时间,驱车赶往位于宁波市海曙区的牡丹小区看望困难群众。这个小区里居住着605户群众,其中部分群众的住房和生活还比较困难。

  15时30分许,李克强在入户看望了困难群众谢耀安后,下楼来到小区院子,他一边同路边群众热情致意,一边走向社区活动中心。洋溢着温馨气氛的活动中心汇聚了几十名小区群众,看到李克强的到来,大家纷纷聚拢过来。“最好别影响了你们的活动。”李克强边和大家打招呼边找凳子坐了下来。

  徐雅菊坐在距李克强不远的地方,中间隔着三个人。刚开始她有点儿拘谨,谈到房子时,她的话语渐渐多了起来。

  “我家住的廉租房,房租很便宜,每平方米4毛钱,差不多每月19块。”

  “那你家每月的收入有多少?”李克强问道。

  “我吃低保,政府每月补我380块,儿子在邮局做邮递员,月收入有1100块。”徐雅菊答道。

  “其他的支出有哪些?”

  “生活费差不多每月1000块,水电费100块。”

  “那你的水电费不算多,刚才我在老谢家里,他家也是两口人,每个月要花200多呢!”徐雅菊的话让李克强想起了谢耀安家的情况。

  “我家比较节省,没用电冰箱,洗衣服也不用洗衣机,一般都拿到外边的河水里去洗。”

  听了徐雅菊的回答,李克强的脸上多了几分凝重。

  “像她家的情况有多少户吗?”李克强环顾了一下屋里。“廉租户有12户,我们尽力帮助她们解决困难。”社区负责人答道。

  “我们要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困难群众身边,尽力把措施想周全,把事情办扎实,让群众生活踏实、舒心。”李克强叮嘱随行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

  对面端坐的一位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老太太,引起李克强的注意。“老人家您高寿啊?”李克强送上问候。

  “再过一个月就85岁了。”

  “看起来真是不像,您的身体和精神很好!”李克强关切的招呼打开了王静英老人的思绪:“我爱人40年前去世,留下的7个孩子全是在党和政府帮助下养大的。”

  “但我现在还没有住房,和女儿、外孙三代人一起住在两间外面的出租房里,经常搬家,很不方便。”老人家直爽的话语,让现场安静下来。

  “我们正在下大大力气抓公租房、廉租房建设,就是要让群众住得安稳、住得舒心。相信您的困难也能得到解决。” 李克强一边回答着王静英老人的问话,一边把目光转向站在一边的海曙区委书记陈奕君。

  “我们明年五一就会有一批公租房竣工,一些困难群众到时候可以搬迁入住。”陈奕君补充道。

  保障性住房特别是廉租房、公租房建设,是李克强心里一直惦记的大事,近年来每到一地考察,他都会安排专门时间实地考察建设情况。

  “看来,我们还要继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增加有效供给,满足群众期盼,这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李克强对大家说。

  “最近的菜价低些没有?”“和上个月比有下降了。”

  “看病方便吗?能否及时报销?”“参加了医保,看病报销都很方便。”

  ……

  李克强不停地关切询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和李克强进行着贴心的交谈。

  洋溢着融融暖意的社区活动中心,不时回响起阵阵爽朗的笑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李克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