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圳首批公租房家庭因租金上涨到期后半数弃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9日15:25  金羊网-羊城晚报
尽管有政府补贴,金地名津昂贵的租金仍令人望而却步 尽管有政府补贴,金地名津昂贵的租金仍令人望而却步

  近日,深圳市福田区超过150户家庭退租公共租赁住房。本月8日,羊城晚报记者经调查了解到,深圳多个区出现公共租赁房空置或退回的情况。

  公共租赁住房,是政府为解决既买不起经济适用房又不够廉租房条件的“夹心层”住房困难而出台的一项措施。2008年初,深圳第一次保障性住房申请终审后,部分符合条件的家庭开始租住公共租赁房。令人意外的是,相当一部分符合条件的家庭却并未选择公共租赁房,而福田区300多户首次签订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合同的住户其两年租赁期近日到期后,超过半数的租住家庭也不再续签合同。享受政府财政补贴的公共租赁房为何在深圳遇冷?

  房租涨价租户吃不消

  据了解,为完善深圳市住房保障体系,2008年1月,深圳市政府出台了《深圳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同年,政府开始对符合条件的家庭配售经适房,以及配租公共租赁房。

  “按市里要求,我们筹集了300多套公共租赁房。由于福田区房源较紧,300多套公共租赁房均顺利配租。”福田区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相比于其他各区,在福田区找房源太困难,恰巧位于渔农村的金地名津楼盘2008年入伙,政府出面从中筹集了300多套房源用于该区的公共租赁房,房租由政府和租住者对半平摊。“今年合同到期,超过半数的租住家庭不再续签合同,退租数量超过150户”。

  为了解这些家庭退租的原因,8日下午,羊城晚报记者来到福田口岸附近的金地名津探访。该楼盘的金地物业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了大部分家庭退租的消息,但拒绝透露细节和其中原由。该工作人员还表示,金地名津共9栋,其中1、5、6、10栋为商品房,政府筹集的公共租赁房集中在5栋。

  经四处打探,记者联系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退房者,他向记者表示,金地名津属高档楼盘,租金较高,“退房的主要原因是业主涨价,政府拒为涨价埋单,这么高的租金,原本家庭困难的租户们自然难以承担,不得不退租”。

  市财政取消房租补贴

  当地房价和租金到底有多高?金地名津附近一家世华地产中介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金地名津户型包括35平方米的单身公寓、40多平方米的一室一厅、50平方米的二室一厅,以及90平米以上的三室一厅等。“房价从2.2万元到3万元不等,如果租住的话,现在最小单房的租金已在2500元以上,一室一厅的租金则超过3000元。据我所知,政府在金地名津筹集的公共租赁房以一室一厅和两室一厅为主”。

  福田区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坦言,合同到期后租户退租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业主涨房租。第二,原先政府对公共租赁房租户的补贴由市财政和区财政共同分担,而从今年开始,市财政不再对租户房租进行补贴,而区财政的补贴是固定的。如此一来,许多原先的公共租赁房租户也不愿多出钱,大都选择了退租。

  两区公共租赁房空置

  据了解,深圳各区政府筹集公共租赁房的渠道各不相同,房租及补贴的价格也相差悬殊,与房租高企的福田区不同,宝安区的公共租赁房租金低廉,却也出现了符合条件的家庭拒租公共租赁房的情况。

  据宝安区建设局房改科吴科长介绍,按市里要求,第一次保障性住房申请终审前,宝安区共筹集了600多套公共租赁房。终审结束后,符合条件租住公共租赁房的家庭有140户,租金分为两种,5.8元/平方米和4.7元/平方米,比市场价低了好多,但最终选择入住的只有82户。“空置的公共租赁房陆续开始退还业主,到去年为止,宝安区有公共租赁房120套,今年7月30日,我们再将数十套空置房退还业主,前后总计退还549套”。

  至于对享受政府补贴的公共租赁房“不感冒”的原因,宝安区建设局房改科吴科长认为,许多家庭在申请保障房时都是怀着购买保障房的目的,怕选择公共租赁房后失去购买保障房的资格。事实上,符合条件租住公共租赁房的家庭仍可继续申请购买保障房,只不过在购买保障房前,须退出公共租赁房的租赁。吴科长称,租户或对政策理解有误。

  与宝安区的情况类似,筹集了490套公共租赁住房的南山区,在第一次保障性住房申请终审后,申请公共租赁住房的低收入家庭寥寥无几。南山区迫不得已退回254套给产权单位。据最新调查数据,在留存的236套公共租赁住房中,仍有34套空置。

  羊城晚报记者 宋王群 摄影报道

  (发自深圳)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公租房 深圳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