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泪水挂在脸上 力量注满心间

  ——道孚灭火救灾牺牲烈士追悼大会侧记

  整整四天过去了,阳光一次次照耀,而悲伤依然没有散尽。12月9日上午,在康定举行的道孚灭火救灾牺牲烈士追悼大会上,不时有啜泣声传来,那么多年轻生命消失带来的创痛,有待时光慢慢去弥合,而在泪水的滋润下,另一种力量也在悄然生长。

  关键词:建设家乡

  把甘孜建设得更好,是对烈士最好的纪念

  虽极力控制,何毅最终还是流下了眼泪。然而,擦干泪水之后,她对纪念英雄的方式有了全新的理解:“只有把家乡建设得更好,才是对烈士最好的纪念。”

  何毅是甘孜州农业局的一名干部,在她看来,烈士们是为保护甘孜州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献身的。在危难关头,他们之所以能舍生忘死,作出这样的选择,目的只有一个:是为了老百姓,为了这块土地的平安、繁荣。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公务员,何毅认为,大家的目标和官兵们是一致的。烈士们走了,当地的党员干部有责任继承烈士遗志,将甘孜建设得更好,才能告慰烈士们的在天之灵。

  甘孜州地处川西高原,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农业生产水平与省内其它地区相比一直不算高。要改变这种局面,让当地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除了选择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也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再大的困难也要上,而且,我们所遇到的这点困难,和烈士们曾经遇到的相比,又算什么呢?”何毅说。

  要把对烈士的纪念,转化为投身本职工作的激情,持这种观点的还有很多干部。廖虎是甘孜州公路局的一名干部,他说,烈士们献身的这片热土,面临着紧迫的发展形势;经济要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必须先行。

  廖虎说,目前甘孜州是全省唯一一个没有高速公路的市州,从成都到康定需要5个多小时。逝者已经远去,我们要加倍努力,让他们热爱的老百姓早日走上更平坦更顺畅的道路。

  可以告慰英灵的是,就在烈士们牺牲的前几天,甘孜州内的“四路一隧”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这四条道路和一条隧道的建成,将大大改变甘孜州的交通状况。与此同时,雅康铁路、雅康高速也正在积极筹划中。

  可以预见的是,在10年后甚至更近的时间,甘孜州老百姓的出行难将大大缓解。那时,烈士们魂兮归来,将一路坦途。

  关键词:继承精神

  在面对困难时,要敢于担当不怕牺牲

  “把理想变成现实,需要发扬烈士们艰苦奋斗、敢于担当、不怕牺牲、乐于奉献的精神。”廖虎说,这种精神与他们的公路建设中所提倡的 “雀儿山精神”一脉相承。

  海拔超过5000米的雀儿山是川藏线上的一个巨大屏障。多年来,为了保证川藏之间这条生命线的畅通,无数的公路人在这里艰苦奋斗,形成了不求索取、无私奉献的“铺路石精神”,也叫“雀儿山精神。”

  他相信,两种精神相互激荡,必将迸发出更大的能量。

  胡忠平是甘孜州国土局的一名干部,他告诉记者,15名烈士最让他感动的是,在危难关头,主动担当,不回避,迎难而上,勇于牺牲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继承并发扬这种精神,在群众利益受到威胁时,挺身而出,而不是选择回避;在面对困难时,迎难而上,而不是待在原地,敷衍应付。

  他说,虽然甘孜州目前面临很多困难,与发达地区相比,各方面差距还很大,但是这不是消极应付的理由,而是应该奋起努力,艰苦奋斗。“与其苦熬,不如苦干。”

  “如果遇到类似的危险,我会像烈士们一样冲锋在前。”武警甘孜森林支队的鲁勇这次参加了扑救道孚火灾,他是含着眼泪说这番话的。在他看来,烈士们的牺牲绝不会吓倒他,相反,会成为他今后努力工作的动力。作为一名武警战士,他已经做好了随时为人民利益献身的准备。

  “战火魔不畏艰险铸军魂,为人民甘洒热血写忠诚。”在追悼会现场,来自甘孜州法院的杨洪波嘴里念着礼堂正前面悬挂的挽联,说它应该成为当地每位党员干部的座右铭,唯有把这种精神继承下来,将甘孜建设好,将烈士们献身的地方建设好,才能让烈士们的鲜血不白流。

  眼泪挂在脸上,力量注满心间——这是昨天的追悼会上很多参加者的共识。

  从昨天开始,部分烈士的骨灰陆续启程,回归故乡。我们期待,我们坚信,几年后当他们魂兮归来,迎接他们的将是一个更加美丽富饶的甘孜。

  特写

  部分烈士骨灰昨日起陆续启程回归故乡 ——

  别了,英雄们! 别了,亲人们!

  “兄弟,我们回家。”午后,静谧的楼道里,一名男子双手捧着一个黑色的大提包,表情庄重,嘴里念念有词。这是12月9日中午1点,发生在康定县城泰宁宾馆内的一幕。

  少有人知道,这名男子是来自河北省秦皇岛市的王耀辉,而他手中抱着的,是堂弟王耀武的骨灰。

  4天前,王耀武在参与扑救道孚县“12·5”火灾的过程中不幸壮烈牺牲。1天前,他的身体在康定城化成了一捧骨灰。他的父亲王知轻、兄弟王耀辉、王耀卫等亲属,从秦皇岛赶到四川接他回家。

  几分钟后,一行人上了停在宾馆门口的一辆白色商务车。王耀辉选择了靠近车窗的位子坐下,埋头注视着手上的包,眼泪再次无声地掉了下来,车内一片静寂。

  车窗之外,跑马山下的康定城阳光灿烂,街道上游人如织。王耀辉始终没有抬头,王知轻站了起来,推开窗户,再次看看窗外。他仿佛思绪又一次飞回到200公里外的道孚县,那里是儿子生前工作、战斗的土地,那里永远地镌刻下了儿子的英雄名字。

  车开了。车子穿过人头攒动的街道,一路向东,他们将从康定,沿着318国道,过泸定,翻二郎山,再经雅安,到成都,最后经双流机场,回到河北。

  一年前的12月,刚满20岁的王耀武沿着这条路,来到甘孜,成为了一名新兵。几天后,他就将重新回归大地,与祖国的泥土永远在一起。

  不只是王耀武。12月5日壮烈牺牲的15名官兵,都是从全国各地奔赴甘孜的。李列、云龙、肖东平、陈涛分别来自安县、金川、阆中、康定,焦祖波、王远鹏、陈程、李长银来自重庆,王超来自云南江川,马景宝、李双林来自山东,张运福、钟桂龙来自广东东莞,胡文龙、王耀武来自河北秦皇岛,15名烈士来自全国不同的6个省市,从五湖四海走到了一起。

  人生一世,聚散总有时,没有想到的是,他们以这样的方式分开。他们将重归五湖四海,从巴山蜀水,回到北戴河畔,回到歌乐山下,回到彩云之南,回到山东半岛,回到珠江之滨。

  从昨天开始,部分烈士的骨灰将由亲人们带回故乡。

  别了,英雄们! 别了,亲人们!

  巴山蜀水,魂兮归来!

  本栏撰稿 本报记者 梁现瑞 川报集团记者 李逢春 陆阳阳 陈诚阮长安 摄影 本报记者 何海洋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