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淞沪抗战四行仓库保卫战唯一幸存者辞世(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1日02:48  法制周报
说到日寇,老人愤恨尤存 说到日寇,老人愤恨尤存

  四行仓库保卫战唯一幸存者辞世    本报记者撰文深情回忆采访经历

  追忆最后的“八百壮士”杨养正

  《法制周报》首席记者 朱春先  文/图

  12月16日晚上7时左右,我照例打开QQ,重庆的一位记者给我留言:“朱老师,你报道过的最后的八百壮士杨养正于今天下午5点25分在重庆逝世,享年97岁。”

  这是一个让人闻之一震的噩耗。早在几天前,记者就从微博中得知,今年2月28日曾经赴重庆采访过的杨养正先生已病危住院,但没有想到,这么快就传来了老人家辞世的消息。

  今年的2月28日,正逢中国人最为看重的元宵节。这一天,记者从长沙飞抵重庆,在南岸区弹子石街道祥和家园的一栋普通居民住宅里,找到了杨养正老先生和他的部分家人。在几个小时的采访中,老人用他那惯有的激昂高亢的精神和语调,讲述了73年前那场铁血传奇的故事。

  言犹在耳,斯人却已驾鹤成仙。

  10个月前的那次采访,点滴细节不由得再次涌上心头。

  一度成为抗战老兵中的“明星”

  春节刚过,编辑部第一次报题会上,报社总编辑谷良提出,今年是抗战胜利65周年,对于那场攸关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日战争,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些付出生命和鲜血的英雄们。“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在这个特殊的历史纪念日到来之前,我们有必要做一些事情。最现实,也是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对那些至今仍尚健在的英雄们,进行走访看望,并挖掘出当年他们亲身参与的那场战争细节,还原那段真实的历史,以告慰逝者,激励来者。”

  会议决定由编辑部拿出一个方案,做一个跨年度的大型新闻策划“寻访最后的抗战老兵”,要求采访对象须是八年抗战期间,各重大战役的亲历者,寻访仍然健在的抗战老兵;对于生活困难者,适当时候启动爱心救助计划,等等。

  谁能成为这个跨年度系列报道的第一个采访对象呢?大家几乎不约而同想到了杨养正。理由是,这是当时仍健在的参加过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唯一幸存者(2009年11月2日,“八百壮士”之一的老兵郭兴发在上海宝山辞世,享年93岁;2009年12月7日凌晨2点30分,另一位“八百壮士”老兵王文川,在北京军区总医院逝世,享年91岁。两人去世后,杨养正成为四行仓库保卫战唯一的健在者);四行仓库保卫战在中国抗战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事迹曾被拍成电影,广为人知;与其他抗战老兵相比,杨养正因其特殊的生活经历和传奇故事,在被当地媒体偶然发现之后,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一度成为抗战老兵中的“明星”,选择他,具有标杆性作用。

  2009年1月,《法制周报》推出报道《南洋华侨海外发现“八百壮士”遗骨》,与十万网友发起“接抗战英魂回国”活动,有同事曾采访过杨养正,也算是“老熟人”了。

  老英雄的最后一个元宵节

  2月27日是农历正月十五,按中国的传统习俗,“还没有出节”。

  老英雄的家人说,还是过了元宵节再去重庆吧,也不差这两天,元宵节也是个团圆节呢。

  但此时,记者手头已拿到飞往重庆的机票。“元宵节对我们来说,过了今年还有明年,过了明年还有后年,但杨养正老人已经96岁了,谁也不知道,他老人家还能有几个元宵节呢。作为一个素不相识的记者,老人肯定会为我这个不速之客陪他过节而高兴的。”

  在重庆江北机场下飞机后,已是11点30分了。从江北机场到南岸区弹子石街道,还有几十公里。大约中午1时许,几经寻找,终于找到了祥和小区。在热心邻居的帮助下,找到了老人的家。

  开门的是杨养正的大女儿杨庆玲。此时,已经退休的她,专门住在政府为杨养正提供的一套三居室内,照料两位老人的起居。此时,刚刚吃过中餐的杨养正老人,已经半躺在里屋的床上开始休息。84的老伴赵孝芳老人得知来了客人,已经起床来到客厅,杨庆玲则从客厅进入里屋,将杨老扶了出来。

  二月的天气,正是乍暖还寒的时节,杨老身上穿着一件蓝色的棉袄,一件青色的对襟夹袄随意地披在肩上。在得知记者的来意后,老人眼睛直视前方(由于在战争中炸瞎了一只眼晴,此刻,老人实际上只是用一只眼睛直视前方),慢慢地沉入了回忆当中。

  两个小时的采访结束后,老人精神仍显饱满。告别老人后,在杨庆玲的陪同下,沿着曲曲弯弯的小道,走了大约半个多小时,来到杨养正家的老屋。

  由于临街,杨养正尚未拆除的老屋(当地正在搞拆迁),被其最小的儿子杨建宏临时改成了小餐馆。在杨建宏的张罗下,记者要了两个小菜和一瓶矿泉水,算是吃了一个中餐。

  20余位抗日幸存者的英雄群像

  第二天,这个后来成为《法制周报》“寻访最后的抗战老兵”系列报道开篇稿《最后的“八百壮士”杨养正》,在3月4日《法制周报》头版上刊登了出来。当天,即被上百家网站转载,网民们纷纷表达对抗战老兵的崇敬之情。

  即使在时隔10个月后的今天,在输入“杨养正”三个字作为关键词搜索时,当时的报道仍牢牢地占据着搜索的首选页。

  作为全面反映杨养正老人当年那段铁血传奇般的抗日故事以及73年来生活经历的深度报道稿件,《最后的八百壮士杨养正》应是老人生前最后的一次报道。

  在这之后,亲历卢沟桥七七事变的大刀英雄张可宗,张学良将军的侍卫官、曾两度给周恩来总理写信、解放后曾任武冈县副县长的李守义,血战渔阳关的机枪手周普生,从松山会战战场上组织清理500车战友尸体的军需官钟子立,常德会战亲眼目睹战友机枪打飞机的战士吴淞,衡阳会战往重庆发出最后一封电报的报务员卢庆贻,曾两度入缅参加中国远征军、后又在雪峰山会战被砍伤左臂的王飞黄等20余位至今仍健在的抗日老兵,先后成为我的采访对象。

  每一次采访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震撼的过程,而每一篇报道刊出以后,均能得到来自读者的认可,并在网络上形成强大的阅读量。其中,《钟子立:活着的滇西会战纪念碑》和报道后来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洪行将军抗战事迹的《洪行将军夜夜杀敌血战滇西》两篇稿件,在将其挂到记者开设的个人博客上后,单日点击率就超过十万,其余稿件也都在五六万左右。

  记者一直担心已经身患重病的杨养正老人的健康状况。只要老人活着,对其他健在的抗战老兵来说,都是莫大的安慰。但在这个冬天第一场大雪飘飞的时刻,杨养正老人终于没能熬到再一个元宵节来临的时刻,就匆匆地告别了他的亲人离去。

  每一个抗战老兵的离去,都是一段历史的结束。作为今天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经历过的抗日战争,深藏在健在者心底里的那些历史记忆,毫无疑义地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为珍贵的历史记忆,抢救它们,应成为每一个有历史责任感者的自觉行动。

  谨以此文,敬献逝者。愿天下所有健在的抗日英雄们安好!

  关爱抗战老兵基金启动

  “老兵不会死去,只会慢慢凋零。”本报自年初推出“寻访最后的抗战老兵”和“湖南抗战老兵口述实录”系列报道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为了尽量改善和帮助一些幸存抗战老兵们的生活境况,《法制周报》联合湖南省红十字会,成立“关爱抗战幸存老兵爱心基金”,公开向社会各界募集爱心资金,定期资助贫困老兵。本报将陆续公布受助对象基本情况和每一笔捐款去向,欢迎社会各界积极认捐和监督。

  爱心募捐账号:4300 1501 0610 5900 0999;开户名:湖南省红十字会;开户行:建设银行长沙芙蓉中路支行。

  捐款时(汇款或到柜台转账)请一定要注明:“法制周报 关爱抗战老兵”的字样。捐款地址:长沙市金鹰影视文化城广电大楼五楼410003。 爱心热线:0731-84802117 联系人:陈小姐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八百壮士 杨养正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