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公共交通发展十一五大事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7日11:05  北京日报

  北京公共交通发展“十一五”大事记

  2006年

  2006年初,北京颁布《北京交通发展纲要》,提出将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地面公交为主体的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交通与城市的和谐发展。

  2007年

  2007年元旦,北京市就低统一市区地面公交票价。

  2007年10月7日,5号线试运营,全网票价统一为2元。

  2008年

  2008年7月19日,10号线一期、机场线和奥运支线同时试运营,这是北京历史上首次同时开通三条地铁线路。

  2009年

  2009年9月28日,地铁4号线试运营,这是国内轨道交通领域第一个引入港资、采取特许经营方式进行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设施项目。

  2010年

  2010年底,大兴线、亦庄线、昌平线、房山线、15号线一期(顺义线)等5条线路试运营。今年成为历史上开通线路最多的年份。

  “冬至”这天一大早儿,5号线天通苑北站折返段,地铁司机张剑锋裹紧工作服,顶着寒风沿着站台向南一溜儿小跑,开始了一个新的工作日。

  他的“爱车”就停在那里,巨龙一般,全不锈钢的车体发出金属特有的光泽。三年来,他每天驾驶着地铁列车从这里出发,风驰电掣,一路南行。

  起点站:发车间隔缩短一半

  清晨7时30分,张剑锋喘着粗气钻进驾驶室,向前推动驾驶柄,列车驶向起点站——天通苑北站。

  2007年,5号线刚开通时,张剑锋可没这么紧张。那会儿,早晨发车间隔是5分钟,他自己驾驶着列车抵达折返线后,由车头溜达到车尾,喝口水歇一会儿,再往回开。

  不过两三年,5号线还是那条线,张剑锋眼瞅着乘客成倍增加,首站从最初的每日进出站客流不足2万人,一跃成了6万人。发车间隔不断调整,从5分钟缩到4分钟,3分钟,2分50秒,2分30秒,发车间隔缩至极致。

  张剑锋和同事们的工作节奏明显加快了。为了抢时间,站里2008年专门设了调头司机这个岗,省去了以往司机从车头走到车尾进行换车头操作的过程。

  一切都是流程化的:列车进折返段刚停稳,候在那儿的调头司机就进车头驾驶室折返;张剑锋往车尾小跑,车到位,他也站到了车尾驾驶室旁,抢出9秒;出折返段驶入站台,列车停稳瞬间,他已起身开门,抢出1秒;站台关门提示铃从延时5秒鸣响缩短为延时3秒,又抢出2秒……抢出的时间为的是多拉乘客。

  “没上去的乘客不要着急,下一趟车2分30秒后就进站了,请您远离屏蔽门。”安全引导员高声提示着,满载着乘客的列车驶出站台。

  天通苑站:规划中没有的一站

  “前方到站天通苑站,请准备下车。”在张剑锋眼里,这里是个“奇迹站”。说奇迹,是因为5号线规划之初,天通苑不少地方还是空地,人少楼稀,并没设这一站。而地铁修到天通苑时,空地上已是高楼林立,仅周边居民就有十多万人。

  当时,天通苑的居民出行成了老大难。从天通苑进城,必经立水桥,区区两公里多的路,有时居然能堵得一个钟头不动窝儿。早也堵、晚也堵,天通苑成了“天堵苑”。

  “如果我们再不呼吁加站,肯定来不及了。那段时间,12345市长热线电话最热的话题就是呼吁加站。”家住天通苑西二区的李大爷回忆。

  情急之下,一位网友在论坛中,发了一篇题为《地铁五号线的车站位置——能因天通苑而变吗?!》的帖子,“跟”者如云。

  市民“加站”的呼声很快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可轨道交通不同于公交线路,在哪儿竖块牌子就能加一站,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动一个地方,好多地方都得动。

  市规划委会同交通委、地铁建设指挥部等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多次研究论证,得出“增站在技术上可行”的结论。市长交通工作专题会上讨论并通过加站设计方案。

  在充分听取民意后,最终,市政府追加投入7000万元,增设了天通苑一站。这一站,南距天通苑南站966米,北距天通苑北站939米,方便了数十万天通苑人出行,也缓解了城北部的交通压力。被认为是市政府在重大民生项目中,能够广泛听取并采纳民意,秉承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为市民谋福祉的一个范本。

  东单站:繁忙的枢纽

  列车停靠在东单站,对侧列车刚启动,张剑锋走出驾驶室,看到两股人流快速融合,向站厅层涌动。

  “去天安门广场,要换1号线到哪买票?”左手领着5岁的儿子王栋梁,右肩扛着铺盖卷,70多岁的老母亲用手紧攥着他的衣角,来自宁夏的王福携家带口地从第一个车门下车,扭头询问。

  “不用,北京地铁2元钱坐全网,换乘不需要再付费。”张剑锋说着,招呼一位站务员,“让她送您去1号线。”

  “大妈我搀着您。”站务员走在前面做向导,“北京地铁从5号线开通,票价就从3块钱坐一条线降到了2块钱坐全网,这在全国地铁都是最低票价呢。”

  别小看这降下来的1元钱,北京仅公共财政每年就要多增加支出33亿元,引导更多人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缓解拥堵。这降下来的1元钱,使80.2%的乘客减少了交通支出,地铁客流一下增了30%。

  东单站是5号线和1号线的换乘站,自从去年4号线开通后,张剑锋明显感到在这站上下车的乘客多了,除了原本搭乘1号线的客流,还新添了不少打算去中关村、颐和园的乘客,他们不用多花钱,就能换乘1号线到西单再方便地换乘4号线,难怪在这座城市里,越来越多的汽车族成了“弃车族”。

  宋家庄站:这里并不是终点

  终点站宋家庄站到了,张剑锋长出一口气。很早他就有个念头,有空要去看望原先在一起共过事的老同行,他们现在正在百余米外的亦庄线忙碌着。本周,这条新线将和5号线在此站接驳,终点变成了起点。

  上周轮休时,张剑锋按捺不住好奇,花了一个小时沿着亦庄线在地面上走了一遭。灵活的“飘板”造型、模块化的“方盒子”造型……沿途的地铁出入口成了别样风景,与亦庄区域内密集的高科技工业产业相得益彰。

  元旦,张剑锋花37分钟就可以欣赏这道全国产化的风景了。在国产列车控制系统护航下,驾驶员按下关门按钮,不用推杆加速,列车自动驶出站台。

  张剑锋身边的新景将目不暇接,2012年,沿着中轴线一路向北的八号线二期、合拢三环路的10号线二期、与1号线平行的东西大通道6号线、串起北京西站的9号线将次第绽放,在古老的北京城下盘根错节,四通八达。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北京 公共交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