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学者:“常回家看看”入法没有错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06日01:53  现代快报

  

学者:“常回家看看”入法没有错

  核心提示

  快报报道:民政部副巡视员吴明称中国1.67亿老人中,有一半过着“空巢”生活,新修订的老年法在社会保障里将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据介绍,新修订的老年法在社会保障里拆分出一些内容,单独成立“社会照料”一章。主要是针对高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以及不能和子女居住在一起的老人。

  草案在“精神慰藉”一章中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吴明表示:“由于老年法属于社会类立法,因此具体细节不可能规定得很清楚。但以后子女不‘经常’回家看望老人,老人可以诉诸法律,以前这种诉讼法院一般不会受理,但现在法院要立案审理。”吴明说。

  相关新闻

  民政厅:老人独居原因多

  记者昨天从江苏省民政厅获悉,目前,江苏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258.8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7%;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达182.77万人,占全省老年人口总数的14.5%。江苏老年人口在未来20年内将持续快速增长,达到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的比例。

  江苏于1986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早13年。江苏的省会城市南京,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占全市660万户籍人口的16%以上,且仍在以年均5%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南京老年人口将占总数的22%。对此说法,民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独居老人这个数据很难统计,有的是孤寡老人,有的是子女出国的,有的是子女在外地上学或工作的,即使在一个城市里,父母也不一定能经常见到子女,造成老人独居的原因很多。

  去年,中国老年心理关爱研究中心示范基地,在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的支持下,入户调查了400户无子女或不与子女共同居住的60岁以上老人的南京家庭。发现,空巢家庭占66.58%,他们平均独居了13.65年。调查中,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有36.78%的人“觉得活着没意思”。快报记者 项凤华

  对话

  就相关话题,快报记者与学者吴亦明进行了一番对话。他认可法律对于赡养义务的倡导,同时建议在加强相关服务体系建设的情况下,建立护理保险制度,为老人服务。

  吴亦明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

  立法倡导赡养义务,本身没有什么错

  现代快报:有网友说,立法不是万能的,靠立法来引导孝道,这也蛮悲哀的。

  吴亦明:立法的确不是万能的,但是立法倡导本身没有什么错。孝道确实是个道德问题,但是,对老人的赡养有义务,这是法律问题。而赡养不仅是物质赡养,而且包括精神赡养。从社会的教育功能来说,法律当然可以做这样的倡导。现在的问题是,对老人的物质、精神赡养,确实存在一种责任缺失,没有很好履行赡养老人义务的现象还是经常能够看到。

  现代快报:虽然是鼓励子女“常回家看看”,可它也有强制性吧?

  吴亦明:它有一定的强制性,比如说,精神赡养责任你必须承担。

  现代快报:你在去年接受快报采访时说过,中国式养老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养老服务体系的滞后,如今这个问题仍然很明显。

  吴亦明:其实这次新老年法提到的精神赡养也涉及到这一问题,赡养老人,不是给两个钱就行的。有的人会这样想,要我赡养我也没办法不做,那就给你点钱。这是不行的,要人们“常回家看看”,从广义来说也是一种服务。

  建设服务体系,不能全按市场办法

  现代快报:现在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养老困局在中国比较突出。很多情况下,子女也是不得不离开父母到异乡去打拼,而家庭养老问题就面临很大的困难。

  吴亦明:赡养老人不仅是个人职能,也要强调社会职能。我觉得,城市化进程,第一个问题是,这种城市化进程是一种不健全的进程。只让劳动者进城,却不让劳动者的家庭进城,只让劳动者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劳动力,做贡献,而他们应该享受的城市市民平等的权利却没有得到享受。这是不应该的,就不应该让劳动者的老人留守在农村。

  现代快报:这样的局面又何以改变呢?

  吴亦明:这样的局面当然不可能一下子就改变,但是你应该创造条件,应该要有一个必要的功能的补偿。社会在这个方面应该建立一个相关的服务体系,让留在农村的老人享受到关爱,而目前,我们这个工作是做得不够的,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而作为子女,你更应该尽这个义务。

  现代快报:很多报道提到,现在城市的相关养老机构不足,“机构养老”也难上加难,很难担当重任。

  吴亦明:相关的机构一方面是要大力发展,但很多老人在生活可以自理或者具备其他条件的情况下也不一定希望进机构养老。我觉得,主要还是要在农村建立起一个以社区为范围的服务照顾体系,建立起包括志愿者在内的专业服务队伍。作为一个公共产品,这一服务体系的建设,应该由政府起主导作用,同时也可以吸纳社会各方力量的参与,这有一个逐步建设的过程。

  现代快报:现在物价上涨,也带来了养老费用的增加,有的人没钱购买服务。

  吴亦明:在相关服务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降低服务成本,不能全按市场的办法。而对于困难群体,政府应该给予必要的补贴。另外,对一些长期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应该建立一种护理保险制度,到时候由保险基金为其服务。快报记者 刘方志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