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产阶层发展徘徊回流直切收入分配改革难点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06日02:18  第一财经日报

  中产阶层发展徘徊回流直切收入分配改革难点

  王羚

  目前中产阶层发展的徘徊乃至回流,折射出中国社会发展中深层次的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社会发展和政治发展的潜在危机……当务之急是要继续解放思想,正本清源,重新认识中产阶层崛起的进步意义。

  近日,中共中央党校主管主办的《学习时报》刊发《重新认识中产阶层崛起的进步意义》一文,其中作上述表示。

  一些学者分析认为,上述观点传达出一个信号:政府将努力扩大中产阶层规模,并以此助推各项经济社会目标的实现。

  中产阶层不等于中等收入者

  上述文章指出,当前中国中产阶层发展的困境,主要在于人们对于中产阶层发展存在着诸多偏见,没有充分认识到其发展的进步意义。

  一些业内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产阶层发展的困境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到底谁算得上中产阶层?就记者了解,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同的是,中产阶层并非是一个纯粹的收入上的概念,即中产阶层不等于中等收入者,而是至少应包括收入、财产、职业、教育等方面的标准。但在这四个标准具体确定上,目前仍没有定论。

  上述文章强调:“必须指出的是,中产阶层不等于中等收入的人群,也不同于国外所流行的‘中产阶级’概念。中产阶层是以体力或脑力劳动为职业,或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从事中小规模生产经营,拥有的经济、组织资源处于社会中间位置,而文化资源水平则处于优势位置的人群。”

  其次,到底有多少中产阶层?按照北京工业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北京中产阶层(平均月收入在 6000元左右)在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超过40%,约540万人。

  《学习时报》上所载文章的作者虞崇胜认为,北京的中产阶层比例相对较高,全国总的来说,比例约在30%至40%。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去年公布称,目前中国中产阶层约占总人口的22%。

  由于中产阶层是个相对的概念,再加上目前概念没有廓清,要说清楚精确的规模的确很难。

  记者曾对一批中等收入者做过一次小型调查,结果发现,即使是这些中等收入者,也有50%左右认为自己并不属于中产阶层。

  而在网络上,“被中产”更是成为一个热词。不同城市的人群发着相同的感慨:不断飙升的房价,屡创新高的CPI,身为“房奴”、“车奴”的他们,到底拥有多少收入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中产阶层?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认为,丧失安全感、稳定感是中国中产阶层群体心理的特点,这同时也是很多人拒绝承认自己属于中产阶层的原因。

  社会阶层流动僵化之忧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实的研究,由于目前中国贫富分化严重,社会流动即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转变相对困难。这种社会阶层僵化的状态值得关注。

  虞崇胜文章认为,是否存在一个广泛的中产阶层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前有必要从思想认识上予以肯定、从政策措施上予以扶持,推进中产阶层迅速发展起来,以期彻底改变中国传统的社会阶层结构。

  当前,收入分配改革“提低、扩中、调高”的方向日渐清晰。李实分析,这三项中最难的是“扩中”,因为中产阶层的扩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目前很多政策恰恰可能存在削弱而非完善中产阶层的效果。

  从政策层面来看,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将是一个现实选择。在近日人民网所做的新年调查中,65.9%的网友期盼“个税起征点调高,减轻中低收入人群的税负”;55%希望“调高高收入人群缴税的税率”。

  有消息称,新的个税改革方案有望在今年选择适当时机推出,而改革的重点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并非是单一提高起征点,更多会着眼于减少级次和调整级距。这被认为有助于适当降低中低收入者的负担。

  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橄榄形”社会结构被认为是稳定性最强、幸福度最高的社会。而根据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的研究,中国还处于一个底层民众数量众多、其他阶层数量较少的“倒丁形”结构。

  李强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倒丁结构”反映出目前中产阶层数量严重欠缺,必须通过各种措施来扩大这一队伍,这是解决中国诸多问题的一个关键。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