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容庚传》7日首发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06日03:31  信息时报

  

《容庚传》7日首发
容庚老人。(资料图片)
《容庚传》7日首发
昨日《容庚传》发布会在中山大学举行。信息时报记者 巢晓 摄

  信息时报讯 (记者 薛冰 实习生 丁丽琼) “只读了中学,却凭着一本手写的古文字书,直接入读北大研究生,后该书震动学界,享誉海外……”他就是中国现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书法家、鉴藏家容庚,至今他在古文字学界的地位仍无可取代。昨日,一本纪念他生平的书——《容庚传》正式出版,中大五代古文字学者同聚一堂追忆老人的一生。

  中学毕业直升北大研究生

  有古文字的“新华字典”之称的《金文编》响誉海内外,另一成名作《商周彝器通考》,备受外国人追捧,有考古学家称将其视为圣经来读——它们均出自容庚之手。7日,《容庚传》将在容庚先生故里东莞市东莞城区办事处首发。该书通过第一手的材料,详尽地描述了容庚先生传奇的一生。

  据作者容老学生、中大教授易新农介绍,《容庚传》是第一部关于容庚先生的传记作品,约40万字,详尽地描述了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和学术交往,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此书注重第一手资料的搜集与应用,是一部经得起推敲的信史性的传记。

  为什么要出版这本书?中大名师黄天骥称“正当时候”,广州申请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容庚教授当之无愧“岭南文化”的代表,“是一张名副其实的广州文化名片”。

  据介绍,容庚先生1894年出生于东莞莞城镇,1983年逝世于广州,是现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书法家、鉴藏家。他的一生可谓传奇。据易新农回忆,1922年,容庚带着自己手写的古文字书《金文编》初稿去见当时著名的学者罗振玉,罗大为赏识,推荐其以中学学历直接入读北大研究所国学门研究生,随后《金文编》出版震动学界,毕业后受聘任教于燕京大学,在此期间完成了在青铜器研究方面的集大成之作《商周彝器通考》。

  老人待人好治学也幽默

  据黄天骥回忆,当年入读中山大学,自己还是一年级本科新丁时,知道学校有这样一位名师,便和同学鲁莽地慕名拜访,当他们一群人来到容老家门时,容老不仅亲自到门口来接,还带领他们参观了自己的家。那时的感觉两个字“震撼!”“满屋子,除了厕所到处是书,连楼梯上都摆满了”。之后容老还请他们吃荔枝,在当时可是很贵的,他们索性“吃到饱才走”。

  易新农称,在他的心目中,容老不仅是一位年高德昭的长者,也是一位极容易亲近的师长。他说,容老面对学生,不是一脸严肃,而是常带笑容,有时候也会幽默一把。他记得有次容老讲《尚书》,其中有句“昧昧我思之”,容老开玩笑说:“这不是‘妹妹我思之’,如果你说‘妹妹我思之’,我说‘哥哥你错了’”,引得同学哄堂大笑。

  毕生捐赠多个国宝

  容老的长孙容国濂说,祖父毕一生之力,收藏了许多青铜器,但是却“没给子孙留下什么”。因为容老认为“传不过三代,交给国家更好”,于是,他将自己收藏的155件珍贵的古文物捐给国家,现在分别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广州博物馆。其中,一件错金工艺的最早期实物——春秋中期晋国大夫栾书所铸的“栾书缶”是容老的至爱,是现在北京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而容老也向广州博物馆捐献有88件古文物,其中的越王剑也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老人一生治学严谨,但做人也倍受称颂。他与罗振玉、王国维、林白水等人的交往都很有传奇色彩。1922年因罗振玉赏识一举进入北大读研,1925年《金文编》初版问世,也是罗振玉出资帮助印行的。此后凡《金文编》再版,他都要寄一份稿费给罗的家人。因为罗振玉的关系,王国维也成为容庚的老师,1927年王国维自沉昆明湖,容庚第一个赶到现场,并一直保留着王国维遗书的石印件。1分2分3分4分5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