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披300吨“新衣” 北川雕塑《新生》春节前亮相

  

披300吨“新衣”北川雕塑《新生》春节前亮相

  华西都市报讯(吴宗卓记者姚茂强文/图)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从北川永昌镇政府了解到,新县城抗震纪念园主题雕塑《新生》原玻璃钢材质模型已经拆除,于近日开始进行花岗岩模块吊装,工程预计春节前展现。届时,花岗岩材质的《新生》将永久矗立在新县城抗震纪念园。

  《新生》雕塑由著名雕塑家叶毓山先生主持创作,高21米,碑体通过三个典型人物的刻画体现“新生”主题,采用浅色花岗岩制作完成。

  由于采用花岗岩制作新生预计需要8个月以上,成都艺朗雕塑艺术公司将先完成仿花岗石的玻璃钢成品安放在预定地点,接受群众的瞻仰和提出修改意见。待雕塑方案最终修改完善后再采用花岗岩制作,总重量将达到300吨。

  《新生》碑体上小下大,下宽5米,上宽2.5米,中间使用钢筋混凝土骨架,外面则全部使用浅色花岗石进行雕绘后拼制而成。

  此前,有专家认为,新老县城之间应该有文脉的延续与连结,可从建筑体量、材料、色彩等方面来保持文脉的传承关系,希望新县城里能够留下传世的建筑。也有专家提出了“仿原生羌式建筑”这一概念,都运用在了《新生》上面。不少群众在模型前瞻仰、拍照留影,还有不少群众通过留言、通信等方式提出孩子的身上是否该穿一条裤子等意见。

  经过8个多月的不懈努力和完善,花岗岩“新生”最终雕刻完毕,采取模块吊装的方式将总重量300吨的花岗岩“新生”切割成210个小块,并分别标号分装,运输至预定安装点。

  通过专业的模块吊装人员进行安装,安装过程预计持续一个月,2011年春节前与世人见面。

  新生碑体源于北川高耸挺拔的羌族碉楼,碑体正面男子浮雕体现了灾区人民在“5·12”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的顽强意志和坚定信心。

  碑体前方羌族妇女的雕塑,母亲的头微侧,似在缅怀过去,追思历史。母亲左侧一名孩子正在奔跑,寓意重建后的新生和北川的美好未来(左图)。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