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去行政化”不是“去官员化”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07日03:45  大河网-河南商报

  ■欧木华(职员)

  有媒体统计了113项将于2011年开始实施的973项目,剔除官员和海归,剩下的本土培养和成长的专家不到30人,占总人数不足10%。这就意味着,“本土成长,又不带‘长’的教授,很难拿到大项目。”(1月6日《中国青年报》)

  这样的统计数据引发了媒体对“首席研究者多官员”的担忧,一是担忧这些首席学者会因为行政活动而降低学术水平,他们“能不能产生真正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值得怀疑”;二是担忧这些戴着官帽的研究者,会让“真正的学者没有机会”。

  这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现实确实存在这种“权力通吃”的现象,然而,如果时间倒流数十年,我们会看到过往年代中,学者戴官帽的现象为数也不少。比如民国时期的北大,历任校长中有严复、蔡元培、胡适、汤用彤等人,这些人的学术能力显然是毋庸置疑的。再看看国外,著名的哈耶克也曾经担任过奥地利经济周期研究所所长。

  笔者认为,一些人对“官帽”界定宽泛,对“去行政化”也存在着误解。新闻中将研究所所长、研究中心主任等都列为“官员”,这很难说是传统意义上的官员,如果将研究课题组的组长都列为官员,自然会得出“研究者多官员”的印象,然而,一个研究项目,能没有负责人吗?如果说有一些研究所所长、研究中心主任确实不搞学术,只搞行政,这当然应该抨击,但不能因此得出研究所所长、研究中心主任等“官员”应该远离研究课题的结论。

  新闻中某位教授认为:“国家应该出台去行政化的相关法规,严禁官员们申报课题,专职行政人员不得承担和主持国家课题。”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认为前提应该是正确理解“去行政化”,“去行政化”不是说研究机构的领导者必须是不做课题研究的专职行政人员,而是说“学术的归学术,行政的归行政”,行政不要过多影响学术。

  解决“首席研究者多官员”问题的关键在于,应该让研究中心主任、所长、课题组长变成货真价实的研究者,如果他们的行政职务只是表明他们对研究负责,我们又何必担心他们头上的主任、所长称号呢?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