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莲花式智慧诞生“金字塔效应”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07日08:56  南方日报

  

莲花式智慧诞生“金字塔效应”

  自2004年F1被引入中国后,汽车赛事开始聚焦国内大众的视野。敏锐的汽车企业早已嗅到这块成形中蛋糕所散发的香味,纷纷谋划赛事营销。与国外发展已久的赛事营销相比,在这看似美好的背后,中国车企的赛事营销局面颇有些尴尬。众多车企扎堆“尝鲜”,转瞬间不少却又急速离去。

  是过客还是坚持?车企注入赛事的成长烦恼

  无可否认,赛事营销对汽车企业有着令人神往的魅力。通过赛事的大量曝光,车企的品牌、产品的关注度及知名度迅速提升,并成功将目标群体对赛事的好感度嫁接至自身,拉动终端销售的上扬。但这块众多车企眼中的“香饽饽”并非那么容易咽下,面对国内发展中的赛事营销,车企不得不叹息“成长的烦恼”。一名营销专家直指要害,“相比于其他营销手法,赛事营销投入大,而且见效比较缓慢,需要长久坚持”。

  不少车企在选择赛事时,没有针对自己的品牌特色及产品进行分析,导致赛事精神与自身定位相左,营销效果不甚理想。车企不得不在“蜻蜓点水”式的尝试后,急速调转车头。莲花汽车与斩获七届F1赛事冠军的英国莲花一脉相承,其深厚的品牌底蕴及领先的国际技术与赛事精神“一见钟情”,因而品牌、产品能与赛事相融合。

  事实上,赛事营销的特殊性也促成了“过客多”局面。近几年,中国汽车赛事营销愈演愈烈,但基本单一地锁定于专业性赛事,多活跃于汽车俱乐部及发烧友中。作为最大消费基数的普通大众,难以逾越专业性的鸿沟,被阻挡在赛事之外,营销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莲花探索“梯度赛事营销”,“金字塔效应”搭建长效增长模式

  应对国内赛事营销的尴尬局面,莲花致力于“金字塔效应”,其中蕴藏的莲花式智慧,颇有几分耐人寻味。据莲花汽车负责人介绍,“莲花以‘赛事’为本体,借助三大赛事的梯度性,搭建立体化的金字塔结构”。

  区别于车企局限于一条线的单项赛事的“平面营销”,莲花的“金字塔效应”实现“立体营销”。2010年,莲花组建车队参与亚太级别的汽车赛事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CRC);赞助国内专业赛事中国汽车短道拉力赛,成为其唯一指定用车;创办全民参与的F1争霸赛。最高端的CRC+参与最广的短道赛+最接近消费者的F1争霸赛,莲花形成了“塔尖、塔身、塔底”层层分明的“金字塔效应”。三大赛事的专业性级别(顶尖级、专业级、大众级)和参与人数倒挂,三级梯度十分明显。

  其实,与传统的赛事营销相比,莲花注重品牌提升,并凸显“塔底”板块的终端销售。针对专业赛事性质“塔尖”拉力赛及“塔身”短道赛,莲花彰显品牌高度,收获极佳的品牌知名度及美誉度。值得一提的是,莲花创办全民共享的泛参与化赛事F1争霸赛,弥补因大众与专业赛事脱节导致终端销售被困的“塔底”短板。这也是莲花“金字塔效应”的基石所在。

  据悉,近日,F1争霸赛已完美收官,莲花将“塔底”的接力棒传递给另一全新开启的全民娱乐“百城莲动”。2011年,借助“金字塔效应”的莲花式智慧,莲花的赛事营销将走得更远。

  在国外相对成熟的赛事营销浪潮中,众多车企仍津津乐道于法拉利通过竞逐F1,而问鼎世界级跑车的传奇故事。反观国内,车企面对“海市蜃楼”般的赛事营销均有些头疼,效果不佳的营销效果让不少车企“被过客”。立足于此,不妨借鉴“金字塔效应”的莲花式智慧,走出一条切合自身的赛事营销之路。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