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版纳植物园人工养出冬虫夏草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07日09:00  生活新报

  本报讯 记者 袁野

  日前,来自版纳植物园的最新研究进展也许能够让冬虫夏草这种神秘而珍贵的中草药材走进我们日常的食谱中。研究人员通过4年的努力,成功在室内规模化饲养出了各种虫态的冬虫夏草,并初步掌握了“冬虫夏草人工规模化生产”技术。

  

版纳植物园人工养出冬虫夏草

  中山大学青藏高原特色资源科学工作站也在对冬虫夏草的孕育进行研究 资料图

  长期以来,版纳植物园杨大荣研究员在青藏高原对冬虫夏草进行考察研究,杨大荣发现,虫草在野外的一生需要经过寄主昆虫蝙蝠蛾成虫期、虫卵期、幼虫期、蛹期,一共需要2年至3年的时间。在蝙蝠蛾幼虫4~5龄后期(幼虫生长2年左右)才会被该地区分布的中华虫草菌(我国特有真菌)寄生,菌孢子在每年的8月感染幼虫,9月菌丝体侵入幼虫体内,10月份幼虫感染后形成僵虫,11月僵虫头部长出约1~2毫米的子实体后,开始越冬(即“冬虫”),至次年4月末5月初,雪山冰雪融化,温度和湿度上升,子实体长出地表(即“夏草”),6月初是药用冬虫夏草采挖最佳季节。整个生长周期持续时间很长。

  日前,相关研究组已探索出在室内饲养蝠蛾昆虫的关键技术方法,并成功在室内规模化饲养出各虫态。更值得一提的是,部分饲养出的虫源放归自然能形成传代种群,为冬虫夏草资源恢复提供了科学可行的方法。“在饲养的同时,我们构建了蝙蝠蛾幼虫DNA文库,并从蝠蛾幼虫体内分离出一批不同的蛋白酶抑制剂、防御素、抗菌肽及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等,揭示了冬虫夏草部分药用价值及机理;同时我们也探明了中华虫草菌最佳感染时期,研究出切实可行的人工感染蝠蛾幼虫的技术。”研究人员介绍。

  受商业炒作驱动及市场非理性消费影响,我国“虫草热”已陷入“越贵越挖,越挖越少,越少越贵”的恶性生态循环怪圈,由此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后果。“虫草人工规模化生产技术的诞生,将为这一神奇的生物在自然界延续下去提供有力的保证。”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