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973计划279位科学家七成是领导 两成是海归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07日12:52  都市快报

  

973计划279位科学家七成是领导两成是海归
漫画 连诚

  在科技部公布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通称973计划)2011年启动的172个项目前两年预算安排和2009年立项的107个项目后3年预算安排中,几位重点高校校长赫然在列。

  “行政事务缠身的官员怎么有精力做973呢?”某高校理工科教授赵庆明(化名)心存疑问。973计划旨在解决国家战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以及对人类认识世界将会起到重要作用的科学前沿问题。

  赵庆明搜索了一下,结果吓了一大跳:这份在中国学术界有着重要分量的名单中,校长院长等带“长”字的人数还真不少。

  七成由校长院长领衔

  在这份279人的名单中,现任行政领导近210人,包括高校校长、各学院院长、科研机构所长等,占总人数的75%。还有一些专家为单位现任法人代表。在剩下的近70人中,还有10多位研究人员曾担任行政职务。赵庆明发现,只有50余人没有担任过行政职务,但其中又有30余人获得过海外学历,或者曾任职于国外的科研院所或企业的研发部门。

  赵庆明教授算了一笔账,剔除官员和海归,剩下的本土培养和成长的专家不到30人,占总人数不足10%。这意味着,“本土成长,又不带‘长’的教授,很难拿到大项目。”

  在赵庆明看来,这必然会伤害那些一心想做学问的教授的心。

  “有50%的精力做科研就不错了”

  973计划实行的是首席科学家负责制。

  项目首席科学家事无巨细,任务非常繁重,管理部门为此还专门规定当项目首席科学家的年龄超过60岁时,要求增设助理。首席科学家应将主要精力投入项目工作。“通常理解,一般需保证70%的时间。”赵庆明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院士说,科学家一旦被压上领导职务,管理和开会就将占据大量时间,“保证70%的时间可望而不可即”。

  一位担任国内知名高校领导的院士则说,当年在国外,至少95%的精力放在学术上,“现在能有50%的精力做科研就很不错了。”

  赵庆明说,有不少973首席科学家同时还是其他大科研项目的主持者,那些项目也有时间要求,这样就会得出一个荒谬的结论:“多个项目叠加时间超过有效生命时间。”

  普通教授不容易拿到项目

  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别敦荣教授认为:“很多单位在推选重大课题评审专家的时候,优先考虑的是主要行政领导,其他人根本上不了单位的推荐名单。”

  这就形成一种模式:高校里能揽下各种奖项的往往不是教师,而是具有行政职务的院校领导。因为高校的科研经费申请、划拨,职称、荣誉、奖项评选等,都是由行政主导,普通教授不容易拿到项目,要是有了一官半职,资金、项目、荣誉可能都来了。

  别敦荣认为,研究人员专职做行政后,只能算业余科学家。国家应该出台去行政化的相关法规,严禁官员们申报课题,专职行政人员不得承担和主持国家课题。在各种计划中限制官员比例,应当形成公共呼吁,成为一种评价标准。“官员们成首席了,真正的学者就没有机会。”

  据中国青年报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