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贾平凹:高手骑车最慢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09日06:35  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徐颖

  历时4年,用坏300多支笔。昨天,作家贾平凹携64万字的长篇新作《古炉》亮相北京图书订货会。在微博流行的当下,贾平凹的大部头让人震撼,也让人担心——读者能否接受它?这部以文革为背景的小说,其最大的特点莫过于节奏缓慢,对此,贾平凹昨日在新书发布会上回应,高手骑车是最慢的。

  首度触及文革题材

  写一部文革题材的作品,在贾平凹心里酝酿已久,“这段历史,我一直想写,怎么个写法,不好动笔”。贾平凹称,三年前开始动笔,他给自己一个定位,“作家最关心的是人和人性的关系”。

  贾平凹说,写作的冲动来源于他童年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13岁的他,突然有一天发现父亲被两个人拿着枪押回来,“我父亲一见我就哭了,说对不起我。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我父亲哭。当时作为一个父亲,其实他最关心的不是他的生命,而是救孩子。”

  这段记忆在贾平凹心里埋下了种子。他将故事的发生地点锁定在故乡一个名为“古炉”的小山村,展示乡村的一群普通农民在这样一个巨大政治运动中的种种变化。

  在写作过程中,贾平凹一再告诫自己要慢,“当时在基层的那种生活很无聊,看起来没什么变化,都是日常琐碎的事情,都是农民的是是非非,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围绕,然后爆发。现实生活中,节奏要把握好,像骑自行车一样,高手骑的是最慢的,拉二胡高手也是最慢的。小说也应该这样,慢慢写,那样才能把心情、感觉写进去,把小说的味道写进去。”

  读者和作家就像夫妻

  这样一种慢节奏能否被生活在快节奏下的读者所接受?贾平凹坦言,自己写东西一般不考虑市场和读者,“这话说得有点冒犯了。写作过程中,我不大考虑读者,读者和作家之间就像夫妻关系,你永远满足不了对方的兴趣。作家不光要适应读者,还要改造读者,不是根据读者要求来写,因为你一写完读者就变了,永远跟不上读者。”

  不必考虑市场的背后,贾平凹还透露了一个小秘密,那就是他的字画行情这些年节节高升。“作家要靠写书来养活比较难,即使是像我这样,写得比较多的,恐怕也比较难。画画比写长篇收入多得多,不是去做暴发户,日子过得去就行了。这样写作的自由性大一点,完全按照我自己来写,至于写出来能不能吃饭、能不能赚钱是出版社来考虑了。”

  自叹精力不如从前

  这部长篇的写作,让年近60的贾平凹发出感叹:精力大不如从前。“当时写《废都》正年轻,包括吃饭时间,必须做到坚持十个小时;没有朋友,就一个人,在那儿四十天就写完了。要是现在写,得写四十年。现在精力过了,写作时老感觉思想没打开,齿轮套着不动了。我还不会用电脑,完全靠手工,这样工作就更慢了。年轻时候见啥都想写,很快就写完了,现在经常有好的冲动,一想没啥意思就不写了。”

  至于下一步写作计划,贾平凹说,以前每次写完就想写别的东西,但是这次写完以后,那种冲动劲儿还没有来,“只有等一段时间,灵感来了再写”。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