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九旬老人多次到石河子 面对市区变化直呼“奇迹”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0日01:26  亚心网

  亚心网讯(记者 王丽芳 通讯员 金梅)如果不是把髋骨摔碎,九十四岁的刘郭氏第四次来石城的日子可能还遥遥无期。

  1月3日,石河子市25小区78栋531室,身高一米七一的刘郭氏弓腰推着助行器,在房间里来回穿梭着。去年元月,刘郭氏在陕西的大女儿家不小心摔碎了髋骨,“手术后躺了四个月,没想到还能站起来。”二女儿刘贵峰看着母亲,禁不住佩服:“老太太真行,手术医生都没对她重新站起来报希望。”

  跨越两个世纪,前后四十年间,刘郭氏在老家河南民权县和新疆石河子之间往返多次,这第四次,是二女儿把她从陕西宝鸡“押”来的:“我姐身体不好,照顾不了她老人家了。”

  2010年5月,刘贵峰接母亲回石河子,车一进市区,老太太就仰着脖子嚷嚷上了,“呦,咋恁多的楼?这楼高得咋个个都没了影子!”二十四年后重返石城,刘郭氏满眼都是“奇迹”。

  一九七零年,五十三岁的刘郭氏初来石城仅待了两个月。当年,女儿刘贵峰和女婿在原汽二团一连工作,在自己盖的平房里接待远道而来的母亲,刘贵峰还记得母亲当时进她家门时的情形,“新疆就这样?还不如咱老家!”单位初建,厂房自己盖,养鸡场自己建,连来带去两个月,刘郭氏对新疆的印象“不咋地”。

  勉强住了五十多天,刘郭氏接到老伴病危的电报,她买张车票就回河南了,“火车一路‘呜呜’叫,到郑州才四十多块,两天两夜就到了”。

  回到老家没多久,老伴病逝,刘郭氏留在家乡带了两年孙子。

  一九七二年,刘郭氏第二次来石城还迁来了户口。刘郭氏本名郭玉秀,不过在河南老家没什么人知道她这个名。当女儿刘贵峰发函回老家迁母亲的户口时,村委会不知道她母亲的本名,想当然用她夫家和娘家的姓给了“刘郭氏”这个名。

  三个儿女地处三省,刘郭氏就在儿女之间来回跑,孙子外孙一个个都在她手上长大了。刘郭氏说当年坐火车跟现在打出租车一样方便,“买张火车票就走了,不用送也不用接”。时间过去四十年,当刘郭氏盯着电视看全国各地火车站的拥堵状况,不住叹息:“我那会儿坐火车要是这样,还不把老骨头早挤碎了!”第二次来疆,刘郭氏住了一年多,后来想儿子,拔脚又回了老家。

  一九七四年底,刘郭氏第三次来石城,这次她一住就是十二年,先后带大了三个外孙。第三次来石城,刘郭氏把石河子的大街小巷都摸清了,“从新城到老街,外孙们大了我天天转,哪条路上有个坑我都知道”。

  一九八六年,刘郭氏回到河南老家,跟儿子一家生活了八年。一九九四年,儿子病逝,刘郭氏被大女儿接到陕西宝鸡生活。

  2010年5月,刘郭氏第四次来到石城,这一次,她是“卸甲归田”了。回到石城半年多了,刘郭氏还是不解心中的疑惑:“我走的那年,这里都是树林、苗圃和鸡圈,想找个楼看看光景都难。二十多年没来,咋都是楼了?还尽是高楼!”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