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十二五规划共征集1.7万余条建议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0日02:57  新京报

  【开篇语】

  面临着交通拥堵、资源紧张、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下一个五年北京的发展如何破题?目前,北京经济总量超过一万亿元,人均GDP跨过一万美元大关。此次“十二五”规划是创新的规划,创新驱动发展,发展惠及人民。今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连续展示“十二五”规划之新思路、之新亮点。

  本报讯 (记者 汤旸)北京“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已基本完成,将在本月中旬提交北京市“两会”审议。据北京市发改委介绍,规划纲要草案一大特点是广纳民意,通过3个月的公众建言活动共征集1.7万余条建议,后经整理归纳为959条,其中539条被各级规划借鉴和吸收。

  征集规模之大尚属首次

  据北京市发改委介绍,中长期规划是全社会共同的行动纲领,广泛的公众参与是规划编制的应有之义。北京在“十一五”规划编制时就曾向市民征集建议,对于“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市委市政府要求“开门编规划”,也就是要听老百姓的意见,问计于民。此外,规划要直面百姓关注的民生需求,要让广大市民都能在规划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去年5月24日至8月31日,北京市启动“建言十二五,共话新蓝图”公众建言活动,共有1.9万人提交建议1.7万余条。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的征集建议在北京市五年规划编制历史上尚属首次。

  市发改委表示,公众建议活动启动之时,“十二五”规划还未形成稿子,这次不像以往拿着稿子向市民征意见,而是在设计大的框架时就充分了解市民的需要,把他们最关心的事、最想解决的问题融入到规划中。因此在规划纲要草案里改善民生的内容非常多。

  经过前一个多月的广泛征集,针对市民建议反映集中的4个领域,北京市发改委还据此召开了“如何打造北京城市新名片”、“如何让社区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如何让百姓出行更加快速便捷”和“如何营造舒适环境,让绿色引领生活”为主题的4场市民建言会,并请来19个政府部门参加会议,和市民面对面沟通,进一步征求意见。

  建言人遍布全国

  此次建言人不仅来自北京,还遍布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既有90多岁的老人,也有十几岁的学生。此外,一些居住在北京的外国人也从国际视角提供自己的建议。

  公众建言不仅有交通治理、人口等热点问题,也有世界城市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事关城市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既有宏观政策建议,也有具体操作措施。

  北京市发改委表示,建言活动一方面搭建了政府与市民交流的平台,最大限度调动了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通过公众参与活动,获得了大量来自市民的一手意见和建议。

  据其介绍,1.7万余条公众建议经整理归纳为959条建议,根据职责转交给30个相关部门参考,其中539条建议被各级规划借鉴和吸收,融入在“十二五”规划纲要、市级综合专项规划、市级一般专项规划及区县规划之中。

  ■ 亮点

  示意图首入文件 文本更易读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不仅广纳民意,在文本上也进行了创新,旨在让市民更容易读懂。此外,规划中还首次加入示意图的元素。

  北京市发改委介绍,“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文字6万多字,借鉴国际城市规划编制风格,在语言表达上进行创新,章节题目的语言朴实鲜明,如“让森林走进城市”,“让绿色遍布乡村”,“让河流风貌再现”,“让每个家庭都有可靠的保障”,“使广大市民成为健康北京人”等,正文表述也是生动活泼。

  除了文字,“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还有诸多示意图和图表,如南北中轴主要景观示意图、朝阜大街主要景观示意图、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等。示意图的元素也是首次进入北京五年规划文件。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不管是文体变化还是加入图表、示意图,主要是以百姓视角和语言描绘百姓愿景,通过文字更易懂,通过看图能一目了然,使其真正成为为百姓编制的规划。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北京 规划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