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社区民警21年坚守成电影原型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0日03:30  京华时报

  

社区民警21年坚守成电影原型
李国平给92岁的杨大妈送新年礼物。本报记者欧阳晓菲摄

  以义达里社区民警李国平为原型的电影,今天将在政协礼堂公映。

  前不久,李国平被邀请到剧组提前看片儿。他看后一时很激动,很骄傲,但很快又平静下来。

  影片制片人孟岩告诉记者,当初受西城公安分局之托,他们只准备为参加“十佳社区民警”评选的李国平拍一个宣传短片,但拍摄中发现他20余年的片儿警生涯,足可以拍成一部感人的电影。“他是个平凡人,但他坚持,让人感到了不平凡。”

  义达里的居民们觉得,在这个年代,能有这样一个无欲无求的男人实属另类。“他守着我们,踏实”。

  “侃爷”国平

  聊出巡防队

  穿过刻有“义达里”三个字的灰色牌楼,记者径直来到社区警务站。

  圆圆的脸盘儿、浓浓的眉毛、利落的分头让奔儿头更明显,这个个头儿不高的男人就是李国平,不管什么时候,他的嘴角总是向上扬着。“看见他我就打心眼里喜欢。”92岁的社区老居民杨大妈对于李国平最有发言权,她在这个社区生活了几十年,也看着国平一路走过来。

  “看见他就想过去聊天,不聊两句都难受。”社区里的治保积极分子说,李国平是个黏糊人,特别有凝聚力,特别能侃,社区里的人一碰上他就能打开话匣子,义达里社区有100多个门院,1400余户的居民,还有单位、企业114家,几乎每个人都认识李国平,见面没有不打招呼的。

  李国平也不是漫无目的地聊,每次聊天,他都会慢慢给居民们渗透安全防范知识,凭借侃爷李国平的“聊功”,社区内慢慢形成了3支志愿者巡防队,人数达到了近百人,很多爱和李国平聊天的居民都是自愿加入。同样靠着侃爷的凝聚力,一支负责社区防火、防刑事案件的“社区紧急救援队”也应运而生。

  “浑人”国平

  谁横就晾着谁

  他也不是跟谁都笑。“这个小区有很多横人,有个老大哥,在北京都有一号。”李国平说,对待这些人,必须用硬招儿,和颜悦色在他们身上不好使。他最开始和这些人接触的时候,吃了很多闭门羹,“我是个民警,还能压不过他们?休想不拿村长当干部。”在不厌其烦的敲门走访后,最难对付的这位老大哥终于开了门。没想到,李国平进屋并没有拉关系,而是先给他来个下马威。“我今天叫你一个哥,今后怎么叫,就看你的了,我把你变成个模范人物难,经常给你找点麻烦可不难。”说完,李国平转身就走,头都没回。

  这招还真灵,没两天,这“横主儿”便开始主动和李国平打招呼,“和他们说话就得有点子江湖气”。“当然了,过后还得找人家聊几句,不能一直晾着人家”。一来二去,社区里几个难管理的“横主儿”,都和李国平成了哥们儿,甚至在李国平教育一些年轻小混混的时候,都会主动到社区警务站帮国平“助威”。

  “细心”国平

  居民情况了如指掌

  走访时,李国平并不是简单和社区居民聊天,而是把每个家庭的情况都记在心里,“记不住的就写在本子上”。每户人家的灶台在哪儿,自行车放什么地方,他都了如指掌。这种细心救了张大爷的命。去年冬天,张大爷心脏病突发,而120急救车却被一辆私家轿车堵在了胡同口,一筹莫展的居民赶紧叫来了李国平。李国平看到车后,转身就跑,不到1分钟,就找来了车主。“这个人不是我们社区的,我们都没见过,你怎么知道?”社区居民都十分纳闷。李国平说,这些都是平时工作的积累,不仅了解社区居民,他还知道他们的朋友圈儿。

  “敢想”国平

  让外来人管北京人

  义达里社区有800多名外来人口,收废品、修自行车,干什么的都有。本地居民觉得不安全,对外来人口有点儿歧视,经常产生摩擦。李国平便想了个大胆的主意。他说服了部分外来人口加入了社区巡防队,管理社区治安,让外地人管理北京人。这样一来,社区居民体验到了安全感的同时,外来人口也有了主人翁意识,双方的矛盾逐渐减少,很多成了朋友。这个大胆的创举目前被很多社区效仿。

  “多事”国平

  色发廊成便民早点铺

  几年前,社区居民老刘将一间房子租给了开发廊的江西老板。李国平知道后,就穿着制服来到了这间刚刚营业的发廊。“我来理个发,你们的剃头师傅呢?”一进发廊,李国平就发现屋内从里到外都没有剃头工具。他马上意识到,这儿不是个正规场所,在发廊待了半个多小时,发廊里的女子终于扛不住了,告诉他“我们师傅今儿不来了。”由于发廊有正规手续,李国平不动声色地离开后,便找到巡防队伍中的流动哨,让他们随时盯住这家发廊,有人出入马上通知他。连续一个多月,发廊没有开张,老板无奈地和房东解除了合同。

  “我招你惹你了,你捣什么乱啊。”房东老刘这下不高兴了,李国平也感到了压力。他知道,老刘在社区里是个轴人,平时就爱给他找个茬儿,这下更麻烦了。他把这事一直放在心里,一次走访时,发现一个无照商贩正在卖包子,小贩看见他撒腿就跑。他追着跑了几条街,“别跑了,我不抓你,我们社区没有早点摊儿,我给你找个门脸,正经卖包子吧”。小贩一听,停了下来。经过和老刘协商,这个原本存在隐患的小发廊,变成了便民早点摊儿。

  “执著”国平

  拍了胸脯就得办到

  2008年年底,社区内一个有违法前科的小青年到朝阳区一家外企应聘,面试全通过了,就由于有前科没被公司录用。“这孩子计算机方面是个能人,因为年轻时的错误,毁了前途就太亏了”。李国平拍着胸脯和孩子家长说:“孩子的工作我管定了。”

  他先去这家公司找经理,人家忙,见不着,吃了好几次闭门羹。他又打电话给公司的人事部,“您好,我是义达里社区的民警,我们社区一个孩子的事情,我有重要情况想和您面谈”。人事部经理听到有重要事,马上来到了社区警务站。李国平直接把他带到了一家老字号饭庄,“这顿饭我请了,我和你好好喝几杯,聊聊这个孩子”。李国平把这个年轻人的经历,和改造后的优秀表现讲给了这位人事部经理,并拍着胸脯说:“孩子我担保,请你相信一名人民警察的话。”凭借着李国平的这份执著,年轻人如愿被公司录用,并在工作上有上佳表现。“现在这个孩子都有小孩儿了,管我叫爷爷呢”。

  “坚持”国平

  要对得起这身警服

  在义达里的21年里,他曾经想过放弃,也出现过很多次的思想波动,但最终都坚持了下来,他把社区当成了自己的家,他总觉得这个大家庭里的事情,永远让他忙不完。

  “我在社区有很多角色,父亲、儿子、孙子,我们这一大家子,一起生活,他们让我快乐,我要保他们平安”。21年的时间,李国平放弃了调动的机会,也曾经有过上升机会,但为了“保护义达里”这个承诺,他依然决定留守社区。居民们不知道这个另类民警“图什么”。

  让他坚持的动力,除了社区里的这些老邻居们,还有他年过90的老母亲。

  他的母亲患有老年病,已经不认识他。李国平和母亲最亲近的接触,就是每天晚上端一盆水,帮母亲擦脸、洗脚,然后握着母亲的手,躺在母亲怀里,和她说说心里话。“我知道我母亲已经听不懂我说什么了”。李国平告诉记者,老母亲虽然已经不能认出自己的儿子,但她认识这身警服。每次看到电视里有民警的形象,母亲总是自言自语地说:“国平,我儿子,国平是我儿子。”李国平告诉记者,母亲对警服的这份执著,就是对他工作的肯定,让他没有任何理由不坚持下去。

  ■人物简介

  李国平男,1960年出生。1989年从警至今21年,一直担任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义达里社区民警。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创造了社区连续21年无刑事案件的不平凡的成绩。从警以来,他先后获得个人二等功、一等功,2007年被评为“全国十佳社区民警”,2008年成为奥运火炬手,并当选为北京市人大代表,2010年初获得“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荣誉称号,同时被选为公安部事迹报告团成员,在全国各地巡回报告。

  本报记者穆奕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