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能否按81年前“晓庄标准”建廉租房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0日03:38  现代快报

  □南京 林培

  隆冬,对于大量游走在城市边缘的农民工来说,无疑是道生存之坎。今读《重温‘12.17’悲怆不是为了忘却的记忆》,不由想起1929年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所著的《首都计划》,其中专有一节论述如何为民工建简易“廉租房”,实用而具体,可资政府部门安置农民工过冬借鉴。

  该节《公私住宅之研究》开篇,就道城市农民工生存的不易:他们“入息低微,仅可置重于饮食之一端”,无法顾及居住,“遂成重要之社会问题”,故政府应为他们提供公营住宅租住。

  建房须交通便利。因他们“大率分散各处,不如工厂工人之常集一隅,故住宅之建筑,应择距离适宜、交通较便之地点,而又不能专设于市中之一部,并应遍及各方”。

  建筑成本不必高。“无论如何,该住宅之建筑,必须出于最经济之办法,务使所收租值,不必占其入息百分之二十”,目的是让民工租得起房。

  书中重点推荐南京晓庄学校“所建之房屋,以泥为壁,以芦草为上盖,筑费省约,且适卫生”之法,具体有五:

  “一是地面以压实泥土为之,上铺沥青一层,以免潮湿、积尘诸弊;二是易生火之建筑物,如木料、芦草等类,以美国发明之避火漆用喷水器厚洒之;三是墙壁以泥为之,外敷沥青一层,如所施于地面者然;四是屋顶以锌铁掩盖,上铺厚泥一层,以一种沥青物品涂其上面,或再以锌铁一层盖之;五是以轻松之三合土质砖块为间格。”

  配套设施公用。该住宅“务须排列成行,不宜分离建造,且洗衣处、厨房、厕所、晒衣处、浴室、儿童游戏场等,俱宜按切情形,每若干住宅设置一所,公同使用,此亦一省费方法也”。

  卫生有标准。要求居室方位、窗户朝向、建筑容积率“皆须适宜,否则光线、空气两不充足,未免有失建筑之本旨”。其中,卧室方位,以东、南为宜;窗户大小,以住宅面积十分之一为准;每人所占容积,“宜有一平分丈之数量”。

  光读这些纸上“住宅”,就让人心驰神往。其规划之完备、预算之精简、要求之严明、建筑之务实,几同当今城市廉租房好有一拼。

  如今,迈向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不在少数,其经济实力和财力也与日俱增,可就是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屡屡滞后,大量民工居无定所。何故?据官方说,既非认识也非财力所囿,而是“钱周转不开”。若真如此,不妨向各地市长敬献一策——把建此类房的预算标准倒退81年,就按《首都计划》中的“建筑五法”,“以泥为壁,以芦草为上盖,”大张旗鼓地建一批“救命房”,让露宿街头、桥下的民工先无条件地住进去,栖身防冻。如是,善莫大焉。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