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让子弹飞》上的官印真有那么大吗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0日03:38  现代快报

  在最近的热门电影《让子弹飞》中有这样一幕:姜文饰演的张麻子和葛优饰演的假汤师爷在讨论究竟怎样既不跪又能把钱挣了,拿了一把枪和一枚官印在比划,最后得出官印和枪组合出击,就能站着把钱挣了。在这一幕中,那枚大官印可是出了风头,其形体庞大,跟皇帝用的玉玺差不多大,上面虎踞龙蟠,非常威武。

  但是,在南京一位玺印收藏爱好者家中,记者看到的古代官印却和电影中看到的相差甚远,与电影中的相比,现实中的官印可以说小如弹丸,一点“霸气”也没有,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古代的玺印都有哪些样式和讲究?

  □本版主笔 快报记者 戎丹妍

  古代玺印中也有看上去很现代的

  在这位玺印收藏者的家中,记者看到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古代玺印,最小的大概只有小拇指指甲那么大,大的也只有一块豆腐干那么大。收藏者陆华先生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他几十年来从全国各地淘换来的,有的是朋友赠送,大多都是自己购买,前前后后大概收藏了有五六百枚。但陆先生收藏玺印有个偏好,就是他很少收石头印,因为石印收藏的人相对来说比较多,而他主要收藏金玉类古印,这类古印本身比较少,而且年代也比较久远。

  陆先生说,在中国玺印历史上,石头印是后来才出现的,大概是到宋元以后,在这之前主要都是金属或玉做的玺印。而其中皇家使用的玺印一般都是玉做的,其次诸侯使用的是金或银做的,然后再往下的普通官印就是青铜做的。除了这些材质的印,还有土制的或木头做的印。但在铁制品出现前,大多古代玺印都是用青铜制作的,而青铜材质不同的配料也有不同。

  陆先生拿出一枚他随身携带的铜印给记者看,这枚古印看上去竟然很“现代”,就像是不锈钢制品,但陆先生说,乍看之下它像是不锈钢制品,但其实是铜的,因为这种铜里面配了很多的锡,所以看上去就像是钢铁制品。这是一枚私印,底部刻有“长乐”二字,上面的印纽是一只青蛙,活泼生动。陆先生说这是一枚古箴言印,他第一次见到就非常喜欢,买来后就一直随身携带。

  《让子弹飞》中的官印可能那么大吗

  官印,又叫公印。记者看到陆华收藏的很多官印都比较小,很多古代将相的官印都只有几厘米大小。比如一个西晋时期的司马督印,高只有2厘米,底座仅2.8厘米见方。司马督在西晋时期统领禁军,负责宫殿内的宿卫,官职还是很高的。除了司马督印(图4),甚至连一个西汉时的“偏将军印”也只有3厘米见方。不过陆华说这枚印是否真是西汉时期的他还不确定。

  而《让子弹飞》中的官印看上去似乎有十几厘米见方,是这个的好多倍。陆华说,古代的官印开始都很小,就几厘米大,从明清开始,官印才开始变得越来越大,皇帝用的玉玺大的也有十几二十厘米见方,但往下的官印就比较小了,因为官印是要挂在身上的,如果做得太大就不方便携带了,反而成了负担。别看有些印看起来小,但因为大多是金属或玉石制作的,拿起来却很重。

  陆华也收藏有一枚民国时期的官印,这是一枚“中华革命党本部之印”(图8),印要大一些,底座有5厘米见方,高4.9厘米,这已经是中央级的官印。而电视上我们经常看到官印通常都是拿一个大盒子包裹,还要拿个褡裢挂在身上背着,那是因为印玺的包装都比较大,里面有一半的位置是空着的,实际的印并没有那么大。

  而《让子弹飞》中张麻子手里的县官印,陆华说那是电影为了效果夸张制作的,实际应该没那么大。记者也问了南京一些考古学者,但因为研究古代玺印的人很少,所以具体古代的官印有多大,还真没多少人知道。

  元代玺印中出现了情侣印

  陆华说,从艺术成就上来看,秦汉时期的玺印是艺术性最强的,当时的玺印作用本身就比较单一,主要就是用做公务和私务,所以玺印的制作也就很古朴大方,一般都是方方正正,造型简洁,修饰不多,青铜材料为主,字体也都很原始,篆书中还带点甲骨风。但后来就渐渐变味,不是为用印而刻印,而是想着法子改变印的外形,于是出现了各种奇形怪状的玺印,印纽也变得越来越花哨,字体也是变来变去,这就失去了玺印的质朴味道。而且因为生产技术的提高,还出现了批量生产。

  陆华拿了一枚元代的古印给记者看,这是一枚私印(图6),上面写有主人的姓,主人姓王。陆华说,元代的玺印有自身特色,因为是少数民族统治,所以他们的印上还带点“胡”味,一般汉字下面还有蒙古文,也就是“八思巴文”,所以这时候的印又被称为元押,是古代玺印中的一朵奇葩。记者看到的这枚就是其中一朵。

  这枚古印造型就非常奇特,它不像平时我们看到的印章底座要么是四四方方,要么是圆形的,而这个古印的底座是一个钟形,非常古怪,而陆华说这种造型的元押他先后曾收到过4枚。可见元代的玺印已经批量生产,除了这种造型的,他还收藏了很多元押,元代的玺印在古代算产量很高的,留存下来的也很多。

  而在元押中,记者看到有一枚非常奇特,这枚元押的印纽是两个小人人,而底部的印文也非常奇特,不像篆文,倒有点像英文,陆华说这就是两个八思巴文字,意思是“幸福”,这是一枚情侣印,上面的两个小人就是一对情侣(图1)。可见元代的时候人们思想已经很开放,情侣之间已经明目张胆表示爱意。比起现代情侣之间送高价礼物,元代情侣之间互赠情侣印显得既文雅又有情趣。

  用兔子献花代表爱意的情侣印

  在古代玺印中,还有一种印属于异类,这就是肖形印,肖形印的印文不是文字,而是一幅图画,一般以12生肖居多,所以叫肖形印。而在肖形印中,虎印(图7)最多,这和古代人对虎的崇拜有关,古代老虎比较多,老虎很凶猛,所以人们对它有所敬畏,虎就成了勇猛的代表,常常在私印中会出现,挂在身上既可以给自己增添力量,又可驱邪。

  寅虎卯兔,虎年即将过去,兔年即将来临,在陆先生的收藏中,记者还真找到了一个兔印(图2),这是一个元押,也是一个情侣印,印纽也是一对情侣,印文是一只兔子衔着一朵花,兔子在嫦娥奔月故事中代表瑞物,用兔子来献花,大概表示的就是幸福长久的意思。

  古代玺印上有很多语录式印文

  陆先生说,他收藏古玺印,主要是为了研究古代的文化,从古代玺印上,可以看到不同年代的文化底蕴。他说,人们一直以为,玺印就是一种公务用品,其实不然。因为古时候人没有现代人这么多的娱乐项目,所以玩玺印就成了古代人的一种追求,而不同年代的人在玺印制作上也都有不同的特色,从这些不同上就可以反映出当时人的精神面貌。

  古代的印大概分为以下几种用途:一种是公务所用的官印;一种是私人藏书、写信时用于表明个人身份的私印;还有一种是用来装饰、祈福、自我勉励的印,被称作闲章。

  其中闲章是最能显示一个时代文化特色的印章,现在我们说的闲章,一般都是指宋元以后,一些文人书画家在创作了一幅作品后盖的一些显示自己兴趣爱好或理想追求的印章,比如郑板桥的书画上常常会出现印文为“七品官耳”“富贵非吾愿”这类带点自嘲意味的闲章,或者张大千的书画上会出现“除一切苦厄”“游戏神通”等抒怀性的闲章。而其实,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这样消遣的玺印。

  陆华拿出一枚西汉时期的青铜印给记者看,这就是一枚闲章,是用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和装饰的印章,印文很长,写有“大富 田千万 金玉千万”9个字(图5),陆华说,这应该是西汉时一位大户人家户主所拥有的私印,这几个字一下就说明了他的身份和地位,有田千万,金玉千万,可不就是一个大富人家嘛。而从这个侧面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富贵荣华的爱慕和虚荣,有钱的人要拿块印出来炫耀一下,没钱的人也要以这个几个字为目标。而印纽上还雕刻着一只乌龟,形容长寿,“既要有钱,还要长寿”,这是很多人的梦想。

  陆华说,这几个字的印文在古代玺印中极为少见,从现在的考古发现来看,古代印文一般都遵循一定规律,基本上都是语录式的。在古代玺印中,有很多语录式的印文,最常见的就是孔孟等圣贤的各种语录式字句,比如“正行”“敬身”“敬事”等等,都是教你如何修身、齐家、治国的,用今天的话来说,全是“主旋律”,积极向上的那种。而像这种直白古朴的闲章还非常罕见。

  收藏古玺印容易打眼,正品几率仅一半

  陆华说,关于古代玺印,需要掌握的知识有很多,如果需要搞玺印收藏,那首先要对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有所了解,否则很容易打眼,上当受骗。即便是他收藏这么多年,往往也只有一半的几率收到正品。很多印买回来后看着看着就觉得“味道”不对,可能就是上当了。为此,他还经常请教印学前辈,比如印学大家王一羽(已故),以及他的徒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导周晓陆教授,家中也买了很多关于古代玺印的书籍,特别还备有一本古代玺印字帖,遇到什么生僻字或没见到的字体,都要到这本书上对照仔细辨别,看看究竟是后人杜撰的还是确有其字。

  陆华说,古印上有很多字都是异体字,因为篆文比较繁琐,写起来比较麻烦,所以就出现了很多异体字,就像今天的简化字,比如玉玺的玺字,在古印中就有很多种写法,不懂的人就会被人误导,上当受骗。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