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完成首个疗程 瘫痪男婴昨出院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0日06:58  河北青年报

  “谢谢,谢谢大家的帮助,我们一定会好好照顾小盛子。”昨日17时17分许,做完4次干细胞移植手术的小盛子坐上了回衡水枣强的火车。昨日,石家庄妈妈群网友“卓格”等关注小盛子的热心读者也赶到医院送行。

  一次意外,让蹒跚学步的小盛子胸部以下失去知觉,干细胞移植是让他站起来的唯一希望。本报报道后,热心人解囊相助为他凑足了手术费(本报2010年12月2日起连续报道)。

  

完成首个疗程瘫痪男婴昨出院

  准备出院,高长贵不断接到爱心读者的祝福

  

完成首个疗程瘫痪男婴昨出院

  “瘫痪男婴”在医护人员的护送下出院

  

完成首个疗程瘫痪男婴昨出院

  想起大家的帮助,高长贵感激不已

  

完成首个疗程瘫痪男婴昨出院

  高长贵夫妇向好心人告别

  忐忑憧憬

  “瘫痪男婴”仨月后复查

  2010年12月11日至28日,高丙盛在武警河北总队医院进行了4次干细胞移植。但由于小盛子脊髓挫伤严重,且干细胞移植效果因人而异,截至出院时,小盛子的情况未有大的改善。

  “瘫痪男婴”的主治医生王胜利说,小盛子各项体能特征正常。但孩子神经受损,不能自行排尿,出院后一个月内要用尿管导尿,家长还要定时给孩子进行肢体康复训练,防止肌肉萎缩,三月后复查。

  “干细胞移植是分疗程治疗的,平均半年为一疗程。小盛子完成的是首个疗程的治疗。家长不要着急,干细胞移植生效是需要一定时间的。”王胜利说。

  小盛子出事儿至今,已有3个月多月。这些日子,想起事发时的情景,高长贵夫妇仍不寒而栗,但好心人的关怀又给了他们无尽的温暖。

  难舍真情

  多位热心读者赶到医院送行

  昨日上午,得知小盛子出院,不少热心读者专程赶到医院送行。

  “小家伙,还记得我吗?希望你能快点好起来。”昨日上午,为小盛子捐款1万元的粉佳人婚纱影楼的任欢和同事来到了武警河北总队医院送行。

  多次探望小盛子的王女士将200元钱塞到了高长贵手中。王女士说,虽然手术暂时做完了,但恢复还需要钱,希望能帮到他们。昨日下午,石家庄妈妈群网友“卓格”将小盛子送到了车站……

  昨日,除了赶来送行的好心人外,不少好心读者通过其他方式送祝福。“不要放弃,孩子还那么小,一定能康复。”昨日一早,有事不能探望的周女士特地打来电话。同时,读者宋女士将两件棉衣送到报社,托记者转交给“瘫痪男婴”的母亲苏月红。“每次去医院,孩子的妈妈都穿得很单薄。”宋女士说,出了这事儿,大人孩子都受苦了……

  无以回报

  高长贵送花生和锦旗表心意

  昨日17时19分的火车,高长贵一大早就收拾好了。“住院时东西带得不多。出院时东西多了好多倍,不少是好心人给孩子的玩具。”高长贵说,每收拾一件玩具都觉得很温暖。

  据武警河北总队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王大军介绍,小盛子住院期间,除了3万元的干细胞移植费外,还交了5000多元治疗费用,医院减免了1万7千多元费用。

  “好心人捐了6万多元,医院除了尽最大努力治疗外,还减免了不少钱。”高长贵说,非常感谢《河北青年报》等媒体,是你们帮我打开了希望的门,同时他还为武警河北总队医院送了一面锦旗。

  “这10多袋花生是哥哥专门从老家带来的,想送给关心孩子的好心人。”高长贵说,孩子刚出事儿时,面对巨额手术费,他们心急但没办法,多亏了好心人的关注,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大家帮了我们太多,别的东西给不起,花生是自己种的,多少是点心意。”

  ■ 报道回顾

  

完成首个疗程瘫痪男婴昨出院

  ■本报去年12月11日A07版曾报道

  ■2010年12月2日,本报报道“瘫痪男婴”小盛子因意外,胸部以下失去知觉的消息。干细胞移植是唯他一希望,却被5万元手术费难住。

  ■2010年12月11日,热心读者为小盛子凑齐手术费;小盛子当天进行了第一次干细胞移植手术。

  ■2010年12月18日、26日、30日,小盛子又完成了三次干细胞移植手术。■文/本报记者万丹

  ■摄/本报记者崔华瑞

  分享此资讯到贴吧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