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最迟2020年大飞机安上国产“心脏”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0日08:23  南京晨报

  昨天,由江苏省科协主办的第三届省青年科学家年会在南京召开。会上,大飞机的研发和能源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大飞机何时实现完全国产化,南航的专家告诉我们:最迟2020年。这将是一个让中国人无比期待的时间。而在谈到能源发展时,中科院院士称:核能将成为中国绿色能源的支柱。

  去年11月16日,备受关注的中国商飞首架C919大型客机样机亮相珠海航展,虽然只是样机,但它让无数中国人期待,能在不久的将来,坐上中国制造的飞机前往世界各地。而让江苏人更加自豪的是,为C919研发发动机的核心团队中,就活跃着数位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江苏科研人才!昨天,来自南航能源与动力学院的副院长何小民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国产大飞机的研发进展。

  大飞机的“心脏”是发动机

  “目前世界上只有四个半国家有能力制造飞机发动机,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只能算半个。”毫无疑问,与传统的工业强国相比,中国还只是一个半路出家的工匠。

  何小民目前不仅是南航能源与动力学院的副院长,而且还是中航商用飞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部核心小组成员,他主要负责发动机燃烧室的研究。

  据何小民介绍,根据中国大飞机项目的总体规划,2014年要实现首飞,2016年要拿出技术验证机,2020年完全国产化。“也就是说,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发动机装备大飞机,要等到2020年。在这之前的首飞,我们还只能用国外进口的发动机。”

  为什么还要让国人等这么久,“这也没有办法,因为目前大飞机发动机的核心技术全部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就拿一个小小的燃烧室来说,他们就申请了数百个专利。我们要进行国产化,就必须另辟途径,独立研发,适当借鉴,否则的话很容易引发纠纷。”何小民介绍说。

  正是因为一切都要白手起家,目前发动机的研发还处于方案论证阶段,“前面已经进行了三次方案论证,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定最终的方案。”据了解,目前方案确定最大的困难是如何降低污染排放,以达到国际民航组织航空环境保护委员会的适航认证(CAEP)。

  2020年,国产飞机时间底线

  根据何小民院长的介绍,如果在2020年之前还拿不出完全国产化的大飞机,那么我们的飞机将很有可能失去市场竞争力,从而让很多人之前的辛苦工作变得没有任何意义。

  “目前主流的大型客机,它的适航认证都在CAEP4-CAEP6之间,我们的目标是CAEP6,也就是力争做到与他们同步,但是如果2020年还不能完全实现这个目标,那么别人很有可能随着新型发动机的研发而提高适航标准,那么我们的发动机将失去市场。”何小民说。

  何小民告诉记者,目前欧美主要飞机发动机厂商在研的新型发动机,它的适航标准都高于CAEP6,“我们也知道欧美一些主要生产商,他们新型发动机计划的节点时间为2025年,也就是说,如果在2020年我们能造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发动机,那么我们在市场上还是很有优势的。反之,我们将失去市场。”

  “国产C919大型客机是新型150座级单通道窄体客机,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主力机型。未来数年,国际上有2万架这一级别的飞机需要更换。C919与波音公司的737以及空客的A320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如果我们不能抓紧时间把发动机研发出来,那么我们的飞机就只能继续用别人的发动机。”何小民说。

  价格给力,噪音降低近6成

  有过乘飞机经历的人应该都有感受,那就是现在的飞机噪音很大,特别是长时间飞行,有些人的耳膜甚至会出现不适。那么,未来的中国国产大飞机,它在这方面会有什么样的改进呢?“我们的目标是降噪60%以上,坐在机舱里的乘客基本上不会感觉到噪音。”何小民介绍说。

  事实上,在去年的珠海航展上,有关C919的一些数据也进行了公开,总长38米,翼展33米,加上翼高35米,高度12米。其中噪音是衡量飞机舒适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包括发动机噪音和飞机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噪音,比较早的飞机噪音为90分贝,做得比较好的有85分贝,“我们的目标是,中国商用飞机的噪音能在此基础上降低60%。”何小民说。

  与同类飞机相比,未来的C919还拥有很多优势。从技术上来说,它主要是使用新一代的引擎和新一代的机体材料;从油耗上来说,C919比同类飞机的油耗少12%-15%;从环保角度来说,它的排碳量会降低50%;而其客舱布局更合理,乘坐更舒适。

  除了油耗、舒适性能方面的优势以外,国产飞机的最大优势还是在于价格。据了解,C919上市时定价会低于5000万美元/架,这一定价具有很强的杀伤力,波音737与空客A320价格为5000万-8000万美元。“珠海航展当天,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就与6家中外企业,签署了100架C919大型客机订单,这也充分说明了咱们的飞机市场潜力是很大的,别人对我们的信心也是很足的。”何小民信心十足地表示。

  国产飞机面临人才技术瓶颈

  虽然国产大飞机的前景很好,但在大飞机工程上,我国正面临着人才和技术的最大瓶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助理熊克在谈到国产大飞机项目发展的现状时说,目前国内在大飞机“技术链”上的研制、设计、工艺、管理等诸多领域,专业人才都非常匮乏,科研人员数量远远跟不上今后几年发展的需求。此外,与大飞机相关的外语、金融、法律、物流等其他复合型人才也很紧缺,目前国内甚至找不到能够在国际论坛上与相关领域专家直接对话的人员。

  作者:仲永/来源:南京晨报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