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牛市”为何成“幸福熊市”?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0日10:01  生活新报

  郭文斌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发表了“永远和人民群众在一起”的讲话,针对一些干部远离群众的现象,他指出:“少数干部重物轻人,甚至为了短期经济增长不惜损害群众利益,出现了干部在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的‘牛市’中陶醉,群众却在满意度和幸福指数的‘熊市’中埋怨的怪现象。”(1月9日《华西都市报》)

  经济增长了,本来谁都高兴,干部可以陶醉于“经济牛市”,而老百姓也可以陶醉于经济增长带来的“幸福牛市”,可事实却并非如此,经济增长并没有及时转化成“幸福指数”,老百姓依然感受不到“幸福牛市”,自然只能是埋怨不已了。

  幸福各有各的感受,各有各的说法,但幸福却是有共性的。当我们被高房价、高学费、高药费压着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感受到幸福;当我们可以享受免费教育、免费医疗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受到幸福。幸福是个人的感受,但幸福却是可以用幸福指数来衡量的,更可以用老百姓脸上的笑容来衡量。一方面经济增长了,另一方面民生工程却仍然停滞不前,老百姓享受不到经济增长带来的“果实”,又如何能够感受到生活的幸福?

  钱有了,接下来的要做的就是如何切分。是用在民生工程上多一些,还是用在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上多一些。如果干部是以老百姓利益为重,是为老百姓谋幸福的,肯定会优先考虑民生工程,就会想到免费教育、免费医疗。为何神木的经济不是全国最好,却最先实施了免费教育?为何许多地方的经济“富可敌国”,却说实施免费教育很困难?道理很简单,因为当地干部觉得这个民生工程非常重要,自然也就能够实施了。

  “经济牛市”和“幸福熊市”的鸿沟究竟是如何造成的?为何干部陶醉、老百姓埋怨?说穿了,关键的因素在于干部的乌纱帽并不取决于老百姓,因而,他们最先考虑的必然不是民生工程。而一些干部之所以陶醉在“经济牛市”,也完全是因为他们可以凭借“经济牛市”升职。我们也不必指望高官的一次批评,就能够纠正、扭转一些干部的错误政绩观,要扭转这种局面,最重要的是让老百姓能够有权决定干部的乌纱帽,到那时,自然就不会再出现“经济牛市”和“幸福熊市”的强烈反差。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