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定州花瓷瓯 颜色天下白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0日13:27  新闻晚报

  “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这是元代刘祁在 《归潜志》中对定瓷的高度赞美。定窑窑火燃起于唐代的中晚期,北宋与金代达到鼎盛,元代开始走下坡路,元末明初窑火渐渐熄灭。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窑有土定与粉定之分,也有北定与南定之分。定瓷以白色为主,也有紫色、黑色、绿色甚至红色,装饰有印花、划花、刻花。定瓷作为北宋年间的主要宫廷用瓷,遗存极其有限。

  定窑历史悠久

  定窑在河北曲阳,曲阳古时归定州,故名定窑。定窑始烧于唐代中晚期,盛于北宋、金代,没于元。明早期还有少量烧制,但不久余火彻底熄灭。

  定窑原为民窑中的佼佼者,由于质量好,北宋中后期开始有了朝廷派出的督窑官,并为朝廷烧制专用瓷,因此有了官窑的性质,定瓷是这时期的主要宫廷用瓷。北宋晚期,兵祸不断,定窑几乎停烧。宋朝廷南迁后有一大批制瓷工匠也来到了长江南面,一部分到了景德镇,一部分到了吉州,于是有了南定之说。有了南定,北方烧制的自然就是北定了,南宋生产于景德镇或北宋时期生产于曲阳为宫廷所用的又称粉定。

  以前认为,北方定瓷的质量只有北宋时期最好,其实不然,金代的定瓷同样十分出彩。定窑是白瓷中的佼佼者,又为宫廷所用,众多窑口争相仿制,这种仿制品又被称作土定。

  鼎盛期在金代

  专家及坊间一般认为,定瓷北宋中晚期最好,到了金代就开始走下坡路。事实并非如此,金统治者尚白,北宋晚期毁于战乱的定窑,在金代建立以后得以迅速恢复,还有发展。

  北宋晚期,宫廷认为定瓷有芒不堪用而改用汝瓷。但金统治者尚白,十分看重定瓷。政局稳定后,定瓷不仅得到了恢复发展而且重新获得官窑的地位。去年,国家文物部门组织了大批专家学者,在河北曲阳涧磁一带进行大规模的发掘清理,期间不仅出土了不少北宋的瓷片窑具,同时也出土了大量金代的瓷片。有些带有 “尚食局”、“尚药局”、“官”等款式。这些官窑瓷器不仅数量多,质量好,而且品种也很多,种类超过北宋时期。可以说,定窑的鼎盛期应该在金代。

  元末明初,定窑的窑火彻底熄灭后定瓷烧制技术便失传了。沉寂数百年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曲阳的北镇村重又燃起。现在,市场上能见到的定瓷绝大多数是那时期的产品,那里的艺术瓷质量也很好,值得收藏,但与古玩不是一个概念。

  鉴定要看竹丝痕

  定瓷的鉴定一般认为要有竹丝痕、泪痕,其实不然,质量好的宫廷用瓷反而少有竹丝痕、泪痕。竹丝痕是修坯时留下的痕迹,修得仔细的话反而会没有痕迹。泪痕是由于定瓷上釉很薄,厚的地方就有泪痕的感觉。定瓷早期由于坯的质量不过关,不够白,在上釉前先施化妆土。北宋中期,定瓷的质量有了质的飞跃,那时坯质已经很白,不再需要施化妆土。由于复烧产生的芒口也开始包以金银或铜,有些包口已经腐蚀、脱落,总会留下一些痕迹,这对鉴定很有帮助。

  定瓷的白往往略带黄色,如果非常白就有赝品的嫌疑。定瓷的装饰有划花、刻花和印花,印花最好,宫廷用瓷基本选用印花。定瓷基本为白色,也有紫色,绿色、黑色,甚至还有红色,紫色的称作紫定,绿色、黑色、红色分别称作绿定、黑定和红定。其中紫定多一些,绿色和红色最少。物以稀为贵,绿定、红定的价格当然就贵于其它颜色了。

  北宋定瓷品种较少,盘碗为主。金代的定瓷品种多了起来,不仅保留盘碗等日用瓷器,还出现了瓶子等。与金代并行的南宋也在吉洲、景德镇等地继续烧制带有定瓷元素的瓷器。金代除曲阳地区外其它地方也在大量仿烧定瓷,景德镇与曲阳地区烧的定瓷有人称作粉定,其它地方烧制的带有定瓷元素的瓷器,质量稍差被称作土定。定瓷除了皇宫大内有传世品外 (现基本上都在博物馆),民间很少有完整器。由于数量过于稀少,市场表现反而不如有些清代官窑瓷器。

  国家注册鉴定师 顾乐渠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