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亿元改一个字值不值?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0日13:32  新闻晚报

  □罗瑞明

  虽然只是襄阳更名,可全国是一盘棋。世界地图、中国地图、省市县区地图的重印,市辖所有单位公章及各类证件的变更,带有襄樊字样的印刷品等都要废弃重印,整个行政成本将至少达1亿元。 (1月9日《钱江晚报》)

  襄樊改襄阳,虽说一字之差,但这一改不是一个地方改,所有挨到襄樊的名称都得改,所付出的代价巨大,为了一个城市的改名单行政成本就达1亿元,其它间接的成本又是多大?

  襄阳在历史上确实很有名,如卞和献玉、三顾茅庐、李自成称王等,都被打上了“襄阳”烙印。甚至连《射雕英雄传》中郭靖、黄蓉当年抗击元军战斗过的地方也带上了襄阳。 “尊重历史”、“传承文化”很有必要,但难道非得改名才是 “尊重”,才是“传承”?如果按此推论,全国有不少地方也得改,有些比襄阳的名气还要大,如现在的西安远没有原来的长安名气大,那是不是也要改?

  地方名称只是一个符号,随着历史的变迁,有合有分,一会叫甲一会叫乙,少见一个地方几千年来就一个“姓名”,但是不管怎么变,它的方位、它的历史始终存在,“万变不离其宗”。地方是否有吸引力,有影响力,不是靠改名,靠的是当地的实力,不少地方经济迅速发展并不是靠吃历史老本,而是靠现有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即使是旅游也不会因为改了名人数就会增多,不改名人数就少,要说习惯,襄樊这一地名已经存在许多年了,改成襄阳对现在不少人来说反而不太习惯。

  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任何地方都或多或少地留下历史经典和名人故事,突出当地特色,应尽量地保护好原景原物。从多数人的心理来说,最希望看到的是原汁原味、古色古香的景色,如: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四川阆中等,而不是因为某一部小说多次提起的地名,而更感兴趣。

  再则,即使将现有的名改回原有的名,如今的襄阳也不是原来的襄阳,人也不是原来的人,除了保留的遗迹,几乎荡然无存,此种改名除了花费巨款资金以外,不知能恢复什么?又能让人增加多少回忆。

  恢复当地的历史文化,并非刻意去追求,名称再改也只是形式,此种不伦不类的恢复,有多少古文化的原味,又有多少古文化的含量。与其这样,不如将改名的钱用在文化发展上,用在公众的文化生活上,这种实实在在的打造远比改个名字强百倍。

  花1亿元改名,代价太高,不管怎么说都有些不值。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