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收入跑赢GDP 重庆驶入民生幸福快车道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0日17:05  华龙网-重庆商报

  本报评论员 刘凤羽

  市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昨日开幕。市长黄奇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GDP)增长13.5%,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3.5%和18%。

  “十二五”开局之年,对于今年目标任务,篇幅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虽占得不多,但蕴含的意境却极丰富。

  其一,意味着重庆居民收入要跑赢GDP。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屡创奇迹,但最近10年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不如GDP,却是不争的事实。虽然,“居民收入跑赢GDP”一直是公众多年的梦想,虽然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今后5年“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有学者也预测“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将写入全国“十二五”规划,但已将“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明确列入政府工作报告的,还不多见。

  今年的全国“两会”还未召开,而省级地方“两会”中,重庆开得算早。不论以后有无地方跟进,“居民收入跑赢GDP”,重庆都将成为开先河者,影响深远。

  毕竟,居民收入增幅跟不上GDP,收入分配不公,首先影响民生,随即影响社会公平,将拖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反之,居民收入跑赢GDP,居民收入占GDP中的比重提高,直接受益的也首先是居民,将缩小收入差距,使社会良性发展。

  其二,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为近年最大。资料显示,2009年重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1%、12%,到2010年,该组数据上升为11.2%、12.3%。到2011年,这一目标更跃升为13.5%和18%,幅度超前。

  如此高的幅度,能不能实现,或许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笔者以为,这一目标是可期的。其最大依据就是“十二五”期间,重庆要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在初次分配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更加注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每年按职工人均收入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这是2010年重庆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蛋糕”公平分配观点的具体诠释。初次分配公平合理,中低收入者就能分享到更多发展果实,收入自然随之提高;

  在再分配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突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加强财税调节,完善个人所得税收取方式,开征高档商品住房房产税”,“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壮大中等收入群体”,这会让居民再得实惠,提高收入;

  在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方面,2010年重庆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缩小三个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观点,“缩小”的着力点主要不是压低高收入,而是提高低收入,不是压低城市,而是提高农村——最终目的是提高居民收入。

  今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走好第一步至关重要。有“民生动力”观点的理论支撑,有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诸多制度作保障,重庆居民今年收入大幅提高并跑赢GDP,不会是梦想。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今后5年,经济总量和居民收入要整体跨入现代化阶段。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一切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为了让人活得更好。居民收入跑赢GDP,重庆驶入民生幸福快车道;伴随收入逐年增长,5年后,重庆人的生活将更现代、更幸福。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