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的发展才是根本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1日01:08  金羊网-新快报

  人民日报举实例引导年轻人不要不顾实力超前买房

  王浩,70后,在上海的河南人。坚持不啃老,省吃俭用,攒够首付,买了套92平方米的房子。

  陆清云,80后,和老公一起,租房过日子,到处去旅行。没车,没房,没钻戒,她却很幸福。

  李勇,80后,在北京的山东人。坚持先创业,然后再买房,经了风雨,成了事业,买了套100平方米的房子。昨日的《人民日报》举出三个实例呼吁民众面对房价上涨要淡定,购房要量力而行。

  文章最后配发了署名“闻悟”的新闻述评,题目为《人的发展更重要》(下面为文章摘要)。

  人生,就是一个选择接着又一个选择。

  先长本事还是先买房子?靠啃老还是靠自己?租房还是买房?在房价不断上涨的时候,这些选择难题,让许多年轻人纠结。

  也有并不纠结的。王浩“熬”出了房子、李勇“创”出了房子、陆清云“租”出了快乐。三个人的城市各不相同,三个人的故事各有千秋,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点:不啃老,靠自己,靠奋斗。

  这样的选择值得尊敬。

  人生比的是成长速度,而非起点高度。大多数年轻人都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一旦超前消费、过早买房,背上了房贷压力,就会影响培训进修等人力资本的投入,职业规划也可能因此改变。许多人在背上房子的“重壳”后,或许要因此放弃一些重要的发展机会,甚至影响个人成长和人生轨迹。

  看国内,坚持不啃老、坚持奋斗、先立业再买房者,大有人在;看国外,首次买房的平均年龄,法国为37岁,日本、德国为42岁,美国人也在30岁以上。而据统计,2010年北京首套房贷者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中国的年轻人是否急了点?

  人生要向上,不只比财富,也比对社会的价值。房子的财富效应短期内被放大,松懈了大家的风险意识,也改变了人们评价标准里的要素结构。年轻人超前买房,就好比跑得正欢的兔子,背上了厚重的龟壳,变得乌龟般步履蹒跚。而兔子该展示的,终该是奔跑速度,并非龟壳大小。

  人生不全比成就,还比生活、比幸福。莫泊桑《项链》里的女主人公,为了一条满足虚荣的假项链,放弃小康生活和10年的青春。同样的道理,不顾实力,超前买房,只会逼自己成“房奴”。而牺牲生活质量、降低幸福指数的结果,到头来会不无荒凉地发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房子只是一堆砖头。

  因此,对那些积蓄尚不够、工作不稳定、收入变动大的年轻人来说,“先租后买、先小后大”,未尝不是一个好选择。

  革故鼎新,理念先行。我们需要健康的住房消费理念,缓解当前购房压力年轻化、购房需求提前释放的惯性。

  好的消费理念,也需要好的消费环境。一方面,房价不能疯涨,房价预期要稳;另一方面,租赁市场不能乱,租房住着要踏实。加大供应、稳定房价、规范市场,政府还要更加给力。

  对年轻人来说,不妨多些耐心,多看长远。房子固然重要,人的发展才是根本。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