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学者解读“全球第一” 中国擅长拔尖教育

  花海燕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我认为中国的整个系统是拔尖教育,注重考试,上大学考试成绩非常重要,这种拔尖教育的学生参加测评容易得到好成绩。中国学生面临社会家庭老师等多方面压力,比美国学生的压力大得多,而且中美两国家长为孩子所作的选择也不一样。一般中国孩子会听家长话,根据家长要求选择学什么,怎样学,甚至选择人生道路。而美国家长并不要求孩子将成绩放在第一位。现在有多方面的研究结果显示,数学成绩提高主要在于孩子要多花时间,美国孩子比亚洲国家的孩子平均每天在学习上要少花40分钟到一个半小时。一些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家长并不希望让孩子每天额外增加40分钟到一个半小时的学习来提高数学成绩,他们不愿意让孩子牺牲打篮球或者其他课外活动的时间。

  中国教育应该更多地将教育资源用于普通学生,用于爬不上去的学生。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需要尖子,更需要提高整体国民素质。

  陈欣银

  (宾州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我认为中国学生为好的学习成绩付出了代价。测试主要集中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对别人提问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过度强调知识的获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训练改善考试技能,可能不利于长期培养创造能力的培养。

  相对美国学生而言,中国学生和一些亚洲学生在社会技能方面往往较差,比如独立性、自主性,社会自尊,自信等等。研究表明,这些技能在如今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再次,有一些研究显示,与西方国家的学生相比,中国学生往往显示更多的心理问题或者情绪问题,如抑郁、焦虑、消极的自我观念。更重要的是,尽管他们在学业上成功,许多中国学生,由于长期处于老师、家长和同学之间的压力中而不喜欢他们的学校。显然,中国学校需要更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