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发现了吗,交通“微调整”多了起来

  杭州开车的人都有体会,中河高架南向北下庆春路口子直行时,可以用一个字形容:堵!

  不过,这段时间来往此路段的车主发现,等待时间短了,路好像更通气了。为什么?原来,这里的通行标志有了小小调整——原先的右转车道之一变成了右转兼直行车道,提高了通行效率。

  孙先生住滨江,单位在凤起路。他每天早上的必经之路就是从中河高架庆春路口子下,然后继续往前直行。这是条让他特别抓狂的路——直行车辆多,而直行道却只有一条。

  孙先生说,到达这个路口大约是每天早上8点40分,比较常见的情况是,直行车辆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有些时候甚至要排到高架上去。“没有三个灯次别想过去,单单这个口子就要耗上差不多10分钟。”

  每每这个时候,总会有人插队。“我也很想往前插队,可心里过意不去,看到别的车子往前插队,自己又特别不爽。”孙先生注意到,直行车辆排队的时候,右转车道却一般比较空,“关键是右转有两个车道。”

  “当时我就想如果右转车道能用来直行就好啦。”孙先生这么想着,没想到还成真的了。前几天,他下高架时,偶一抬头,发现上方标志牌上第二个右转车道竟然显示右转兼直行了。“我抓紧开了上去,一个灯次就过去了。”

  记者昨天在现场发现,下口处总共有三个车道。从左到右分别是,直行、直行兼右转(之前为右转)、右转。可能是标志牌刚换过的原因,很多车主还是比较惯性地排在原先的直行车道上,造成左车道车辆依然比较繁忙,而中间的直行兼右转车道依然比较空。

  杭州交警部门相关人士说,以前高架下地面直行车辆并不是很多,而现在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对车道的设置,我们会根据流量变化进行微调。”

  细心的车主可能早就注意到了,就在离这里不远处的庆春路建国路口,交通标志也发生了微微变化——庆春路建国路交叉口,西向东共有5个车道,原先的左拐车道比较特别,设在中央,即左往右数的第三、第四车道可左转,而现在重新调整为第一、第二车道。

  “以前左转车道设在中间主要是考虑到增加半径,加快调头和左转车流量,事实上也确实起到很好的效果。”相关人士表示,而现在车流量已经发生变化,左转车辆相对变少,直行车辆相对增多,调整后直行放行更加方便了。

  其实,交通发生的微调还不止这些。经常路过莫干山路的陈先生就发现,莫干山路文三路口早高峰时北向南设有一条潮汐车道,不过以前这条潮汐车道只到文三支路这百米的距离,而现在已经延伸到了文二路口。

  “这也是车流量增加后进行的调整,延长潮汐车道后,车辆的推进速度明显变快了,拥堵得到缓解。”执勤民警说。

  “去年我们着力对城区交通组织进行优化研究,所以有些路段出现了一些变化。”杭州交警部门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大家比较关注的城站交通调整其实也属于这一范畴。只是有些调整相对大些,有些相对小些。调整的目的,当然都是为了让城市的道路更加通畅些。“所以,市民如果对优化交通、方便出行有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也希望能够多提提。”

  你注意到你身边的交通小调整了吗?你对优化交通有好的意见吗?如果有,也可以拨打本报新闻热线96068跟我们说说,我们会把你的建议及时反馈到交警部门。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