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拳脚中隐有君子之风

  武术拳法也有君子套路吗?这个看似不靠谱的提问还真有答案:在江山塘源口乡的八百米海拔的洪公村,村里演习着一套延续了300多年的洪公拳,此拳只做防御,不做进攻,练习此拳除了防身,就是健身,故此,当地人称此拳为称“拳中君子”。

  如今,这套在大山深处流行已久的拳术已经成为衢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江山市部分小学生体育课的必修科。

  嫡传兄弟俩

  出则为农夫,入则为拳师

  平均海拔800多米的洪公村不足千户人家,村民全部姓张。清康熙年间,几个张姓福建人移民至此繁衍生息,自那时起也创立了洪公拳。

  记者来到洪公村,村民说如今拳打得最好的是一对张氏兄弟。65岁的张祥海和56岁的张祥有是洪公拳的嫡系传人。两家人都居住在一个有百年历史的老四合院里。

  岁末的洪公村已至冰点,张祥有脱掉外衣,一通洪公拳打下来,引来众多粉丝不断叫好。张祥有抱拳施礼:“过奖,过奖。”

  已过花甲的张祥海也毫无老态,抄起一根木棍,只见木棍上下翻飞,舞出一段流畅的棍花。叫好声再次响起。

  这一幕几乎每天都在张家老屋前的谷场上演,不少村民都跟着张家兄弟习拳,还有从福建赶来的“超级粉丝”。

  兄弟俩打洪公拳只是为了健身的需要,其他时间,二人还是辛辛苦苦地上山砍毛竹,种猕猴桃养家糊口。

  洪公拳成“非遗”

  走入校园成必修课

  如今洪公拳已经成为衢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家兄弟不仅经常被邀请表演,他们的洪公拳也已经被录制为光碟。

  去年9月,洪公拳正式成为塘源口乡中心小学的体育必修课,张家兄弟则是学校洪公拳总教头。一群娃娃从此每天在操场上苦练“君子拳”。

  12岁的毛华成是该校6年级学生,也是小辈中练洪公拳的佼佼者。每当学校有访客,毛华成总是要出来展示一番。张家兄弟对毛华成的评价是“悟性极高,超过我俩”。

  “我不仅仅体育课上练,平时也会练,练完之后觉得很舒服,以前爱感冒,练了拳以后身体好多了,我知道这是君子拳,我要做个君子,更要多练。”毛华成笑着说。

  “我们逐步培训体育老师作为教练,争取让娃娃们练好洪公拳,也让洪公拳作为一张名片宣传家乡,造福家乡。”该校校长李春祥说。

  本报通讯员 欣闻 黄水福

  本报驻衢州记者 盛伟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