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80年前大明星胡蝶很爱河坊街绸缎

  本报记者 逯海涛 本报通讯员 应琰 何珊珊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杭州,那时还不流行买成衣,都是挑一块布或者绸,请裁缝师傅量身定做。

  杭州作为江南绸都,鼎盛时有二三十家绸缎庄集中在清河坊、羊坝头、保佑坊一带,那个时候就连上海滩上的明星都跑来这里挑料子做旗袍。

  斗转星移,当年五光十色的绸缎庄如今多已经湮没于历史的长河。前不久开幕的杭州老字号档案史料展上,300多件关于当年老店的档案实物勾起了人们对那个年代的回忆。

  展览持续至本周四,地点在香积寺路杭州市档案馆。

  胡蝶也来河坊街买料子做旗袍

  一张黄旧的纸,上面印着“万源绸缎局”几个大字,纸的中央印的是一座三层西式小洋楼。这张纸是做什么用的?这其实就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绸缎庄给顾客包绸缎的包装纸,同时还附带有广告的作用。

  这次展览中,不少展品就是那个年代绸缎庄的包装纸、广告画。当年杭州丝绸业之盛,从为数众多的绸缎庄中可见一般,鼎盛时期有二三十家,而高义泰、元泰、元利、开泰、宏裕是当时规模最大的五家绸缎庄。

  当时杭州城里大部分的绸缎庄都集中在清河坊、羊坝头、保佑坊一带。不夸张地说,这一带在当时就相当于如今的武林商圈,这里不仅有产自本土最华丽的绫罗绸缎,也有西洋东洋进口的时髦布料,更有手艺超群的裁缝师傅。因此无论是有钱人家的太太小姐、还是学堂里读书的青年女学生,甚至上海滩上明艳照人的电影明星都喜欢来这里挑料子、做衣裳。

  据省老字号企业协会秘书长丁惠敏说,当年影星胡蝶就很喜欢来这里挑旗袍料子,然后带回上海找裁缝做。后来她穿着在杭州买的料子做成的旗袍去香港,结果被一位外国友人看中,后来这位外国友人来中国访问,在上海到处找这种料子。

  买够100元,布店就请你吃饭

  说到绸缎庄,不能不提最有名的高义泰,说起高家之富,当时在杭州有“高半城”之称。这次的展览中,也有当时高义泰的一些档案实物。

  鼎盛时期的高家不仅经营着杭城最大的布店和最大的锡箔作坊,还有1500亩的龙井茶园,经营着狮峰茶庄。1905年,高义泰开设在中河上的水漾桥西首,也就是清泰街的西段,靠近后来的中山中路。后来又在羊坝头造了当时这一带的第一高楼。

  高义泰布庄对学徒的要求相当高,一般的店学三年出师,高义泰是五年学徒才能单独上柜。学徒不仅要懂得各种布的性能、用途,还包括对每一款衣服的用料多少,都一口要清,不能让顾客有一点浪费。

  此外他们还很重视宣传、招徕形式多样。初建时期,店里的管理人员带着职员到杭州城里以及邻县广贴高义泰布庄开张的广告纸。还派人去江干、湖墅等码头的茶坊、酒肆,装作顾客喝茶喝酒,在相互交谈中,把高义泰的布料摊在桌上,介绍质量如何好,价格怎样便宜,做生意怎么和气。有时扮成过路客人到渡船上、烧香船上,向周围乘客作宣传,以现身说法,实物对比,颇收成效。

  对于交易l00元以上的顾客,还要招待客饭。这种顾客多数是从乡下来的,布庄会向对面的新民菜馆叫l元多的菜,请他们吃饭。这些顾客回去后,讲高义泰如何客气,代为宣传,很起作用。

  当时的广告画,很前卫很大胆

  从这些展出的史料来看,那时的绸缎庄老板已经非常有商业头脑,广告也是做得活灵活现。

  有一张广告是1935年的晴雨牌阴丹士林布的广告,上面写着:“首饰店中以何物为最珍贵?金刚钻。布店中以何物为最珍贵?阴丹士林布。”虽然直白并夸张些,但是说明了当时商家已经有意识地去宣传自己的产品。

  说起广告画,大家肯定会想起当年上海滩流行的美女画,既有中国画的韵味,又糅合了西洋画的技法。这次老字号史料展也展出了不少当年的老广告画。“这些广告画可以说是中国广告业的鼻祖。”丁惠敏说,“不过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这些画的作者是一位杭州人,他的名字叫张杭蓄。”

  当年,张杭蓄从杭州到上海,给一些商号画广告画,有香烟、有绸缎店,五花八门,不过主题基本上都是美女加美景。在这次展出的不少广告画中,有些美女背后的风景让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其实他画的就是家乡杭州的景色。”丁惠敏说。

  在一香烟广告画中,一位美女穿着低胸衬衣、紧身短裤,推着一辆自行车,这样的装扮就是放在现在也是大胆前卫的,而她背后的风景俨然就是宝石山和保俶塔,可见他对家乡杭州的感情之深。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