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民间网站频曝反腐猛料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1日05:00  汉网-长江日报

  703804,这串简单的数字,在温州话里是“东拉西扯、说七道八”的意思,它是温州一家民间网站(www.703804.com)的名字。

  这个原本只是3个网友为“吐吐槽”而创建的地方论坛,已经成为全国关注的“最猛料网站”:温州前副市长杨秀珠出逃、鹿城原区委书记杨湘洪滞法不归、温州官员低价购房、一些高官成为高尔夫协会会员等,这些轰动全国的新闻事件均发酵于此,它的爆料甚至数次引发温州官场动荡。

  在“柒零叁”网的“散讲温州”论坛上,每天有数千条有关时政、民生的爆料帖和回复,小到某村事务,大到市政建设意见,日均IP访问量达15万人次,页面访问量高峰时超过百万次,以至于温州政府各部门都在上面安排人“蹲点”,看自己部门是否“被上网”了。

  在网友眼中,“柒零叁”是当地反腐桥头堡,是“温州版维基解密”;而在不少地方官员看来,“柒零叁”几成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猫捉老鼠”的游击战

  “柒零叁”网站隐匿在温州闹市区,5间四五十平方米的小办公室里,几十个“85”后年轻人排排坐在电脑前,有点像个小型黑网吧。

  2001年,在同济大学读研的温州人叶哲经常混迹于温州网BBS,2004年5月,由于出现大量攻击性言论,该网BBS突然被关闭。

  失去精神家园的网友们非常失落,叶哲在大家的怂恿下,花几百元租了服务器空间,5天后“温州论坛”开张,不久另外两个网友黄学敏和方挺加入合作。

  “柒零叁”刚成立时,因一些质疑官员财产、抱怨市政建设的激进帖子得罪了不少官员。麻烦由此开始,“相关部门常以‘涉嫌金融诈骗’或‘非法运营’的名义将网站关闭。”叶哲说,更多的时候,封杀前没有任何通知,封杀后没有任何解释,服务器有过一天内被封杀多达十几次的纪录。

  这种经历持续了两年,2003年到2005年,“柒零叁”和网管部门打起游击战,他们的服务器辗转全国,从杭州转移到合肥,从上海搬迁到长沙,最短才一周,最长也不过两个月。最后,甚至将服务器搬到了国外,才算过上了一段安稳日子。

  大禹治水式的网管

  随着影响的扩大,网站也迎来转机。

  2005年的一个夏夜,温州市公安局网监大队二队队长徐强约见了“柒零叁”的3个创始人。

  与此前主管部门官员居高临下的姿态不同,徐强坦言“想从朋友的角度聊聊”,“你们想把网站办好,我们也想把网站管理好。”在市区的街头大排档,四个人喝着啤酒,吃着花生米,开始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这次谈话让双方将心比心,并最终达成共识:论坛重在管理,如同大禹治水,要疏导而不是封堵。

  观察了一年后,“柒零叁”把服务器搬回温州。2008年,网友“我不是洪溜溜”在“柒零叁”网上连载小说《区委书记》,影射温州市鹿城原区委书记杨湘洪出逃法国的事。近百万人次阅读该小说,跟帖1万多条,反响极其强烈,甚至引起中央纪检部门的关注。

  “柒零叁”再次面临巨大压力,此时一些地方官员公开表态,给“柒零叁”打镇定剂。2008年12月,时任浙江省委常委、秘书长的李强(曾任温州市委书记)在做客浙江在线时表示,“我也经常上BBS,上703804,去溜达溜达。”李强说,网络背后是千千万万的网民,他们代表着民意。这一席话让风波随即平息。

  百姓眼中的民间信访办

  如今,一上班就看“柒零叁”成了许多温州政府官员每天的“必修课”。温州市公安、检察、信访、纪检、环保、城管、卫生等部门甚至派专人“盯”着爆料。

  在温州老百姓眼中,“柒零叁”就是民间信访办。

  2010年11月底,温州7位老人代表60名住户来到温州市信访局,投诉温州光大房屋开发公司侵害民众权益一事,结果遭到七八个人殴打。该事件视频被“柒零叁”曝光后,马上引起浙江省及温州市领导重视,分别批示要求严查肇事者,目前已有4名涉案人员被刑拘。

  在2010年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履新后,“柒零叁”网上最热的帖子就是对新市委书记的谏言,网友们亲切地称他为“荣哥”。

  也有人怀疑,随着“柒零叁”与政府互动的密切,它会不会失去原有的草根立场。网站管理者表示,“不被公关”是他们严守的底线,因为“网站已经不是个人的私器,而是一种公权力 ”。

  (据瞭望东方周刊)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